現代女性時常被痛經問題所困擾但又沒有良好的解決辦法,其原因都是生活中很多個“不注意”日積月累造成的。長時間的疲勞工作和學習在經期時不注意飲食過分貪涼導致子宮受寒,氣血虛弱從而引發了痛經。
一般的痛經確實在婚后或生育后大多會自愈,因為經血與剝脫的子宮內膜,不能順利地經子宮頸口流出,是引起痛經的主要原因之一。婦女分娩后,子宮口會變得松弛,經血和剝脫的子宮內膜容易排出,所以痛經會消失。但是,引起痛經的原因較多,如子宮過度后傾后屈,子宮發育不良或畸形,處女膜狹小等。
因此,不能只是等待結婚和生育,而是應該去醫院婦產科,請醫生全面地檢查,對因施。這不僅是治療痛經,同時也是為了早期發現和治療能引起痛經的疾病,也是結婚和生育的需要。
關于吃巧克力這一點,其實是并沒有科學依據。我個人是不予支持,因為巧克力還有蜂蜜這些食物很甜膩,在經期時容易刺激神經,使得疼痛感更劇烈。因此關于這一說法,我不是特別贊同。
經期患者要注意少吃寒涼生冷,經前宜活血化瘀,以溫通為主;經后宜補血養血,以補益為主,可以作用飲食治療的藥材與食物有當歸、桃仁、雞血藤、艾葉、紅棗、紅糖、米酒、竹絲雞、羊肉、粳米
緩解痛經的日常的暖宮湯
(1)益母草煮雞蛋:益母草15g~30g,雞蛋2個,紅糖適量。將益母草與雞蛋放入適量水中同煮,待雞蛋剛熟時剝去蛋殼,加入紅糖,復煮片刻,吃蛋喝湯。適用于所有痛經患者。
(2)田七蒸雞:母雞胸脯肉250g,三七末15g,冰糖適量。將三七末,冰糖與雞肉片拌勻,隔水密閉蒸熟。1日分三次食用。適用于氣血虛弱的患者。
(3)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30g,生姜60g,羊肉500g。將當歸,生姜洗凈切片;羊肉剔除筋膜,煮沸水鍋中去血水,撈出晾晾,然后將羊肉條塊及生姜,當歸放入砂鍋內,滲入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燉至羊肉熟爛即可。適用于寒凝胞宮之痛經患者。
(4)山楂桂枝紅糖湯:山楂肉15g,桂枝5g,紅糖30~50g。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具有溫經通脈,化淤止痛功效。適用于婦女寒性痛經癥及面色無華者。
(5)烏豆蛋酒湯:烏豆60g,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于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并有和血潤膚功效
女性面對痛經問題時應該選擇正確的方法慢慢調理,切莫難忍疼痛而大量的服用止疼片或聽信所謂的“傳統”療法傷害自己的身體,女人在經期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忌口千萬別因為炎熱而食用比較冰冷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