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在中醫認為是有7種類型,根據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辨證治療法。那么,痛經主要分為哪幾種類型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中醫辨證治療痛經的方法,趕緊來看看吧!
氣滯血瘀型
丹參祛痛酒:丹參、元胡各30g,川牛膝、紅花、郁金各15g,酒500ml,冷浸或熱浸法制取。月經前3天開始服用,每日3次,每次15~20ml。
田七丹參酒:田七30g,丹參60g,黃酒500ml。熱浸法制取。每日2次,每次20~30ml,月經前3天開始服用。
寒濕凝滯型
茴桂酒:小茴香30g,桂枝15g,白酒300ml。冷浸法制取。每日3次,每次15~25ml。月經前3~5天開始服用。
紅糖黃酒:紅糖10g,黃酒50ml。文火煮沸后頓服,每日一劑。
陽虛內寒型
胡桃酒:胡桃仁120g,小茴香、杜仲、補骨脂各60g,白酒2000ml,冷浸法制取。每日2次,每次20~30ml,月經前7天開始服用。
濕熱下注型
公英薏仁酒:蒲公英50g,薏苡仁30g,黃酒1000ml。熱浸法制取。每日2次,每次20~30ml。月經前7天開始服用。
氣血不足型
歸花酒:當歸、黃花各15g,大棗100g,黃酒1500ml。熱浸法制取,每日3次,每次15~25ml。
肝腎虧損型
固精酒:枸杞子60g,當歸30g,熟地90g,黃酒1500ml。熱浸法制取,每日2~3次,每次15~2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