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調理氣虧血虛型痛經
氣虧血虛型痛經的表現是:在經期會有小腹疼痛的感覺,如果用手去按壓小腹的話,會有輕微的疼痛,伴有月經量少且顏色淡的癥狀。這種類型治療痛經的方法需要以補氣養血為主。
中醫認為:脾是氣血生化之源。所以泡腳所需的中醫藥材,要是入足太陰脾經藥物為主,也可適量添加引經藥。
建議加入川芎15克、白芍15克、白術15克、熟地15克、當歸15克、杜仲15克、黃芪15克,再加適量糖,煮好后用來泡腳。
泡腳調理氣滯血瘀型痛經
氣滯血瘀型通常表現為經期前后小腹脹痛,經血顏色偏暗,并帶有血塊。氣滯血瘀型治療痛經的方法要以調和氣血、化瘀止痛為主。
建議泡腳選擇的中藥材以入足厥陰肝經藥物為主,并可加入適量引經藥醋。
建議加入益母草30克、烏藥30克以及紅花10克、川芎10克,再加入清水和50毫升的醋,先用大火煮開,然后轉為小火再煮半個小時為宜,之后把煮好的藥連帶著藥渣一起來泡腳。注意水量要浸泡過腳踝為宜。
泡腳治療痛經不用忍受中藥的苦味,可以堅持每天泡腳,當然藥材的使用要遵循醫生的方子,不要自行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