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患了子宮肌瘤的未生育女性,必須在進行肌瘤剔除手術以后才能正常懷孕生產,但是子宮肌瘤剔除術后對女性而言,有兩個比較大的風險,一個是宮腔粘連,另一個是懷孕時子宮破裂。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兩個風險吧。
子宮肌瘤手術后宮腔粘連很麻煩
子宮肌瘤剔除術后的粘連問題,一直是困擾醫學界的一個難題。過去,有統計說開腹手術后五成左右的患者會有粘連,最常見的情況是手術后有點炎癥反應,引起了粘連,把輸卵管和卵巢粘在了一起,這樣就可能沒辦法受精了,就難以懷上孩子。
如果采用腹腔鏡手術,引起粘連的幾率小很多,但也不能完全避免粘連的可能,在子宮肌瘤表面切開的地方,縫合以后也可能形成粘連。粘在肚子、腸子上的情況都可能發生,但只要不影響后續懷孕,醫生們一般認為不要緊。
現在有一種防粘連的材料,可以大大減少粘連的幾率,如果選用腹腔鏡手術,再結合防粘連的材料,相信以后粘連不會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防粘連的材料并不便宜,如果加上這個材料,一個普通的子宮肌瘤剔除手術,手術費也許要貴出一倍。
子宮肌瘤剔除手術后子宮破裂其實很少見
許多女性最擔心的,是手術后子宮破裂的風險到底有多大。由于手術后形成子宮疤痕,在妊娠期一旦發生子宮破裂,可能危及母子生命。針對這個問題過去醫學界已經做過一些研究,證明做完子宮肌瘤剔除手術后,發生子宮破裂的情況其實并不多見,即使是一些穿透內膜的子宮肌瘤,手術后懷孕子宮破裂的也很少見。
子宮破裂往往是因為手術后,傷口還沒有恢復好,而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子宮體積增大,宮腔內壓力增加,但子宮疤痕處彈性差,可能發生肌纖維斷裂,導致子宮破裂。有疤痕子宮的孕婦,應該按時到醫院就診,密切關注身體異常和子宮變化。一旦發現有子宮破裂危險,則應盡快安排手術,提前分娩。
雖然肌瘤剔除術后的這兩個風險都存在,但是子宮破裂臨床上是非常少見的,偶有發生大部分原因也是女性沒有給子宮足夠的恢復時間。而宮腔粘連卻是常見的并發癥,所以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一定要關注術后的恢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