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長了肌瘤,卵巢長了囊腫,對于很多女性來說,都恨不得立刻動刀子把這些“不速之客”逐出體內。但有婦科腫瘤專家認為,這種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因為婦科腫瘤有良惡之分,碰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良性腫瘤,手術確實能徹底解決問題。但萬一碰上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卵巢癌等惡性腫瘤,盲目手術則有可能引起癌細胞的轉移和擴散。正確的做法是應該先通過診刮等方式對腫瘤的性質和分期作出明確、細致的判斷,然后再確定手術方式和手術范圍,并配合放療、化療等治療方法。
盲目手術會導致癌細胞全身擴散
今年46歲的周女士最近月經特別亂,要不幾個月沒有,要不一下子來得“血流不止”.為此,她到某基層醫院就診。經過B超檢查,醫生發現周女士子宮里長了一個拳頭大小的肌瘤,建議她盡快進行手術切除。當天晚上,周女士通過電話向一位在腫瘤專科醫院當醫生的親戚進行咨詢。誰知親戚當即嚴肅地勸阻她說:“千萬別急著手術,萬一子宮里還有其他狀況,例如腫瘤的話,貿然手術很可能會使癌細胞擴散和轉移。”
在臨床上把所有婦科腫塊都統稱為婦科腫瘤,這些腫瘤有的是良性的,例如我們常見的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有些則是惡性的,例如卵巢癌等腫瘤到底是良性還是惡性,光憑B超很難辨別,但如果不論腫瘤的良惡都“一刀切”,那么往往可能給病人帶來難以挽回的惡果,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一些惡性腫瘤在手術后出現癌細胞的轉移和擴散。
手術前要有明確的分期和分型診斷
像周女士這種懷疑患了婦科腫瘤的病例,術前明確診斷和了解存在的高危因素是選擇適當治療方式的重要前提。因為這涉及到對腫瘤性質、分期和類型的判斷。這些指標,與手術范圍和術后的進一步治療,以及預后直接相關,例如是先放療再手術,還是手術后再接受放療,還有就是手術到底做多大,需要切除哪些器官等。
以周女士所患的子宮內膜癌為例,腫瘤是惡性的,如果診斷為Ⅰ期,手術中要進行廣泛子宮切除術及雙側附件切除,還要對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進行清掃(或)取樣。如果診斷為Ⅱ期,手術后則還要根據手術分期及病理檢查結果,綜合評估,若為高危組,術后要輔以腔內照射、腔外照射,或化療、激素治療。如果是Ⅲ期或以上,治療應以綜合治療為主,一般首選放療,或經放療癌灶縮小后再手術。由此看來,如果醫生只單純地把周女士子宮內的腫塊當作肌瘤處理,光是將肌瘤剔出了而不作任何處理的話,很可能會因為手術范圍不夠廣而引起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因此,婦科腫瘤手術前準確的臨床分期和分型,是選擇適當治療的保障,否則極有可能導致治療的過度或不足。
據了解,目前婦科腫瘤的術前判斷除了子宮診刮,還可考慮在宮腔鏡直視下活檢,以減少診刮的盲目性。除此以外,近年來還有應用子宮內膜活檢、宮頸管和宮腔毛刷、宮腔細胞吸取器等方法進行診斷的,準確率達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