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十幾年前相比,子宮肌瘤越來越青睞三四十歲的中年女性,特別是未育、性生活失調和性情抑郁這三類女性。婦科專家介紹,子宮肌瘤的具體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但研究表明,激素分泌過于旺盛,是導致子宮肌瘤的最普遍原因,而女性的這三種行為模式,是造成內分泌紊亂,導致激素分泌過剩的罪魁禍首。
子宮肌瘤的治療,要根據女性的年齡、生育要求、癥狀、肌瘤大小、肌瘤生長部位等情況,進行全面考慮后再作決定。主要有三方面:
(一)隨訪觀察:肌瘤小且無癥狀,尤其是近絕經年齡者,可每3—6個月隨訪1次。
(二)手術治療:若肌瘤大于2個半月妊娠子宮大小或癥狀明顯以致繼發貧血者,常需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有:
(三)藥物治療:凡肌瘤在2個月妊娠子宮大小以內,癥狀不明顯或較輕,近絕經年齡及全身情況不能手術者,均可給予藥物對癥治療。具體的做法是,每個月使用孕激素10-20天,并且在出血情況下,在孕激素基礎上再增加一些生血滋補藥和一些有利于凝血的藥物。
子宮切除術:凡肌瘤較大,癥狀明顯,經藥物治療無效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惡變者可行子宮次全切除術或子宮全切術。年齡在50歲以下,卵巢外觀正常者可考慮保留卵巢。宮頸肌瘤或闊韌帶肌瘤使子宮及其韌帶變形,手術較困難,需先認清肌瘤和周圍組織的解剖關系,然后決定手術范圍。若決定作子宮全切術者,手術時可能需先剝出肌瘤,再做子宮全切術。
肌瘤切除術:適用于35歲以下未婚或已婚未生育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經腹切除肌瘤,也可應用腹腔鏡、盆腔鏡等微創手術方式,術前需詳查宮頸及子宮,排除癌前病變或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