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問:
今年55歲的我因患比較嚴重的更年期綜合征,目前正在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療。據大夫介紹,該治療誘發子宮內膜癌的概率雖然微乎其微,但必須提高警惕,以便早期發現及時治療。請問,怎樣才能早期發現子宮內膜癌呢?
專家答: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種惡性腫瘤,其發病率稍低于子宮頸癌,為婦科惡性腫瘤的第二位。本病多發生于50歲以上的婦女,尤以55~60歲居多。早期發現是及早治療子宮內膜癌的關鍵,子宮內膜癌的早期征兆,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絕經后陰道出血:此乃子宮內膜癌病人的典型癥狀,早期即可出現。最初的出血是少量的、間歇性的,有時甚至很少,僅內褲上有少量血跡。病變晚期時出血量可以很多,超過既往月經量且為持續性,有時甚至造成貧血。未絕經者可以出現月經間期出血,經期出血時間延長,月經量增加或完全不規則的出血。二是陰部分泌物增多:白帶增多可以是首先出現的癥狀,開始為水樣,以后為膿性,或為膿血性。三是腹痛:早期病人一般無腹痛,個別病人有下腹部酸脹不適感。晚期時由于腫瘤在盆腔內侵犯和壓迫神經會引起明顯的腹痛。宮腔內繼發感染積膿時會出現痙攣性腹痛。
當出現上述癥狀時,要懷疑子宮內膜癌。但要明確診斷,尚需做一些必要的輔助檢查?捎玫姆椒m然不少,但要確診目前臨床上常用的仍是分段診斷性刮宮,簡稱診刮,刮出物行病理檢查。分段診刮手術操作較簡單,不需特殊設備,所用時間很短,門診即可進行,一般無太大痛苦,病人不必害怕。隨著內窺鏡技術的發展,宮腔鏡也開始用于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和分期,特別是對病變較小的早期內膜癌可在直視下取活體,從而提高診斷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