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是以肌肉為主而組成的器官。子宮壁有3層,外面一層由腹膜覆蓋為漿膜層;中間為肌層,是主要的也是最厚的一層;最里面的一層是內膜層。
子宮的形狀上寬下窄,像個倒置的鴨梨。上部寬,隆突,稱為子宮底,子宮底兩側為子宮角,與輸卵管相通。子宮下部較窄呈圓柱狀,稱為子宮頸。子宮體與子宮頸的比例,在嬰兒期為1: 2,成年期為2: 1。
子宮腔呈上寬下窄的三角形;子宮頸內腔呈梭形,稱為子宮頸管。子宮體和子宮頸之間有個最狹窄的部分,稱為子宮峽部。未妊娠時峽部僅1厘米長;妊娠后就可隨著子宮的增大,逐步變長,慢慢形成子宮下段;到足月妊娠時可達7~1O厘米。所以,子宮峽部對妊娠、分娩來說,是很重要的部分。
子宮內膜為粉紅色的粘膜組織,受卵巢激素的影響而發生周期性變化,形成月經。子宮肌層為最厚的一層,非孕時只有0.8厘米厚;妊娠后肌纖維增生,子宮壁增厚,可達2~2.5 厘米。子宮肌肉有3層,外層縱形,內層環形。中間一層呈交織狀;肌肉中間有血管,子宮收縮時,血管壓縮,就可制止產后出血。子宮漿膜層就是覆責在子宮表面的腹膜,在子宮下部與膀優、直腸連續,形成膀胱子宮反折腹膜和子宮直腸陷凹,后者在診斷和治療中有重要意義。
子宮頸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亦含有肌肉和血管。子宮頸管粘膜有許多腺體,能分泌粘液,為堿性,這種粘液形成粘液栓,有防御疾病的作用。
子宮依靠4對韌帶、盆底肌肉和筋膜的支托作用,以維持其正常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