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就是具有生長能力及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腔以外部位者,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當內膜在子宮肌層內生長,且局限于子宮者,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又稱子宮肌腺病;內膜侵犯子宮肌層以外的組織,稱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其中以卵巢最為常見,此外子宮骶骨韌帶、子宮下段后壁漿膜層以及子宮直腸陷凹、乙狀結腸的盆腔腹膜、陰道直腸隔等處也較為常見,多發生于生育年齡婦女,近來發病率明顯增高。子宮內膜異位癥為良性病變,但具有遠處轉移和種植能力。對于其發病原因,目前有多種學說。
子宮內膜種植學說,月經期脫落的子宮內膜碎屑隨經血逆流,經輸卵管進入腹腔,種植于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體腔上皮化生學說,卵巢生發上皮、盆腔腹膜、直腸陰道隔等都是由具有高度化生潛能的體腔上皮分化而來,均具有潛在能力化生成為子宮內膜樣組織。淋巴及靜脈播散學說,子宮內膜碎屑通過淋巴或靜脈播散種植,可造成遠隔器官的內子宮內膜異位癥,如肺、胸膜病灶等。
1)癥狀
1.痛經與疼痛--主要表現為繼發性與漸進性痛經。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散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部。常于經前1--2開始,經期第1天最劇,持續至經后逐漸消退,但隨月經周期而呈進行性加重,且疼痛程度與病灶大小不成正比。
2.月經失調--以經量增多或經期延長為主,可能與內膜增生或卵巢功能失調有關。
3.不孕--多數內膜異位患者輸卵管并無阻塞,可因輸卵管與其周圍組織有粘連,而致蠕動受限;少數患者輸卵管壁呈結節狀增厚、管腔可能被阻塞;子宮位置后傾固定、卵巢功能失調等原因,約74%以上患有不孕史。
2)檢查
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者,子宮多增大變硬,一般不超過3個月妊娠大小,多有壓痛,可能為局限性隆起,也可能為均勻性增大。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征者,可在子宮一側或雙側附件區捫及子宮相連的張力較大、不活動包塊,有壓痛;在子宮骶骨韌帶、子宮后壁或子宮直腸陷凹處可捫及一至數個米粒至蠶豆大小不等的硬結,明顯觸痛,肛診時尤為明顯。如陰道直腸受累,在陰道后穹窿可觸及甚至可見到突出的紫褐 色 結節。
3)治療
異位癥較為理想的為激素類藥物。由于其對肝腎功能有不良影響,用藥期間應注意肝腎功能。
對藥物治療有不良反應或無效者。保留生育功能手術,保留卵巢功能手術,根治性手術,腹腔鏡下手術治療,是近年國外較普遍采用的新技術,分為電凝、燒灼及電切或激光切除三種。初步觀察術后妊娠率較高。
異位癥屬中醫“腹痛”范圍,多為氣滯血瘀,阻塞胞絡造成,治療上應當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主。由于中藥內服不夠方便,口感不好,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效果亦不盡如人意,因而外治療法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并且收到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1.填臍療法
取云南白藥1克,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于肚臍孔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1月為1療程,經期停用,連續2--3個療程。
2.灌腸療法
用桃仁、紅花、沒藥、元胡、小茴香、肉桂、三棱、莪術、枳實各10克,水煎取汁,每次100毫升,保留灌腸,每晚1次,1月為1療程,經期停用,連續2--3個療程。
3.離子導入療法
取紅花、血藤、丹參、敗醬草、三棱、莪術、皂角刺各等量,水煎取汁如上法灌腸;另取紗布用藥液適量浸透后,分別放在腰骶部及腹部疼痛處,而后進行離子導入,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連續3--5個療程。
4.局部給藥法
用七厘散或血竭粉適量放置于陰道后穹隆處上藥,每周2次;或以七厘散用黃酒適量調勻,放棉球貼于局部,隔日換藥1次,1月為1療程,經期停用,連續2--3個療程。
5.熱熨療法
取血竭、乳香、沒藥、大黃、透骨草、三棱、莪術、芒硝、細辛、肉桂、紅花各等量,研為粗末,加青鹽適量布包,放鍋中蒸熱,熱熨下腹部及肚臍孔處每次30--40分鐘,每日2次,1月為1療程,經期停用,連續2--3個療程。
對策:愛抱怨的人,被網友稱為“職場幽怨族”,其根源是不適應。主要有三種表現,一是崗位不適合;二是職場規則不適應;三是能力不適應,產生 自卑 心理。如果是因為崗位不合適,譬如讓內向的人做銷售,建議最好申請調換崗位。實際上,更多的人是因為沒有把握職場規則而心生不滿,這些規則包括顯規則和潛規則。前者指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等,后者則是一些心照不宣的生存法則等,只有摸透了,才能讓你如魚得水。因此,了解潛規則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找有經驗的老員工、“人生導師”請教。最后,如果因為能力不夠產生的壓力,那只能認真查找不足、多充電。總之,抱怨如同一塊臭烘烘的裹腳布,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與其抱怨,不如快改變。
家庭:少跟孩子硬碰硬“我快要被逼瘋了!”潘羽訴說著,“女兒才3歲,就已經鬧翻天了!叫她睡覺偏要玩玩具,叫她吃飯偏要吃水果。就是不聽你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