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為一對細長的管狀器官,全長7.4—13.2cm,直徑(外徑)約0.5cm。輸卵管位于子宮底的兩側,子宮闊韌帶的上緣內,其內端與子宮底的外側角相連,外端到達卵巢的上方,游離子腹腔內。每側輸卵管有兩個開口,一個開口于子宮腔,另一個開口于腹膜腔。輸卵管常因陰道、子宮的上行感染或腹膜腔的炎癥而受累。
(1)輸卵管的形態:輸卵管由子宮底和子宮體交界部的兩側起始,先水平伸向外,到達卵巢下端附近轉向上行,于卵巢上端,再彎曲向后內,沿卵巢后緣下行,環抱卵巢的上端。輸卵管由內向外可分為四部,即子宮部(子宮壁間部)、峽、壺腹和漏斗。
①輸卵管的子宮部(Uterine part)或子宮壁間部(Utehne interstitialpart):輸卵管子宮部是從子宮外側角向內貫穿子宮壁的一段,長約lcm,其內端以細漏斗狀開口于子宮腔,稱為輸卵管子宮口(Uterineorificeofuterinetube),直徑約0.1cm,較腹腔口小。
②輸卵管峽(1sthmusofuterinetube):輸卵管峽是從子宮外側角水平向外延伸,達卵巢下端附近的一段,約占輸卵管全長的1/3,內接輸卵管子宮部,外連輸卵管壺腹。此部短而細直,壁厚腔窄。輸卵管炎易造成峽部堵塞而導致不孕或宮外孕。在臨床計劃生育手術中,輸卵管峽部是輸卵管結扎術和硅膠粘合術的首選部位。
③輸卵管壺腹(Ampullaofuterine tube):輸卵管壺腹延續于輸卵管峽的外端,是輸卵管最長,管徑最粗的一段。其長度為3.47—4.13cm,約占輸卵管全長的2/3,直徑(外徑)為0.37—0.47cm。輸卵管壺腹部呈“S”彎曲,自卵巢下端起于輸卵管峽部外端,先向外行,然后彎向上,沿卵巢前緣上行,至卵巢上端,再彎曲向后,移行于漏斗部。壺腹部是卵子受精處,若受精卵植入此部,則形成輸卵管妊娠。
④輸卵管漏斗(1nfundibulumofuterine tube):輸卵管漏斗先輸卵管的末端,膨大呈漏斗狀。漏斗的中央,有輸卵管腹腔口(Abdominalorificeo{uterinetube)。當漏斗部的肌層松弛時,此口直徑為0.24—0.36cm。漏斗的周緣有多數放射狀不規則的突起,稱為輸卵管傘(Fimbriaeofuterine tube),長0.42—0.55cm。輸卵管傘的內面蓋有黏膜,其中最長的一個突起,稱為卵巢傘(Ovarianfimbria),與卵巢表面相連。卵巢傘內黏膜上的溝比輸卵管傘上的要深,因此,有人認為卵巢傘可能是引導卵子進入輸卵管腹腔口的通路。
(2)輸卵管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經:
①動脈:主要由子宮動脈的輸卵管支和輸卵管峽支分布;輸卵管漏斗部有卵巢動脈的傘支分布,二者間互相吻合,并發出20—30條小支分布于管壁,并互相吻合成網。
②靜脈:一部分入子宮陰道叢,另一部分入卵巢靜脈叢。
③淋巴管:與卵巢和子宮上部的淋巴管同入腰淋巴結。
④神經:主要由來自卵巢叢及子宮陰道叢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