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年婦女出現子宮脫垂現象,那么如何才能預防和降低這種發病率呢?
盆腔器官脫垂患者的癥狀很多樣,最主要就是屏氣、走路或下蹲后有腫塊從陰道口脫出來,早期休息后可自行回復,后來逐漸增大,必須用手上脫才能回納到陰道內。其他的癥狀還有腰酸、小腹墜脹等。脫出的組織在衣物上反復摩擦可潰爛出血。如果連帶著陰道前方的膀胱一起脫出,則會有排尿困難;如果連帶后方的直腸一起脫出,則會造成頑固的便秘。
保守治療主要是吃些補中益氣的中成藥,效果欠佳,需配合功能鍛煉,而且不可能將脫垂的組織復位。對于身體條件較差的年老婦女也可以選擇使用子宮托,它是一種塑料質的環形或喇叭狀內置物,放在陰道內撐住脫垂的組織,每個患者需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子宮托,子宮托不適合用于嚴重脫垂的患者。要解決這一難題需要手術治療,傳統的手術是將陰道內的粘膜、韌帶折疊縮短,但是這種手術復發率高達50%,道理在于松弛拉長的盆底支持結構像一根老化延長的皮筋,折疊后雖然當時能夠使皮筋縮短,但剩余的皮筋仍然沒有彈力,很容易再拉長。盆底網片重建術是近年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新術式,它的原理是用人工網片代替已經失去作用的盆底筋膜,在世界各國推廣后效果良好,手術復發率低于10%。
對于子宮脫垂的治療,傳統方法是經陰道行子宮切除+陰道壁修補術,但隨著壽命的延長,術后的復發率可高達30%左右。近年網片的應用降低了術后的復發率,可降低到10%以下。如網片的全盆底重建術將陰道壁猶如吊床般將脫垂的臟器牢牢托起,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除了網片,還可將子宮固定于骶骨,猶如背背佳一般,將其懸掛于可靠的“墻壁”,收到良好的效果。對于輕中度脫垂患者,有內科疾病存在手術禁忌癥時,可采用子宮托的方法,白天放置,晚上取出,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
有病早治,無病早防。對于年輕陰道松弛尚無脫垂的患者,可以進行盆底肌肉鍛煉加強盆底功能,減少脫垂發生,改善性生活質量。具體方法:將肛門收縮上提,兩大腿收緊,持續4秒,放松1秒,連續做5-10分鐘,每天2次,連續3個月會收到非常顯著的效果。
為降低老齡、慢性咳嗽等帶來的子宮脫垂,希望廣大婦女同胞們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愛護你的子宮,鍛煉你的盆底,擁有幸福的生活。讓自己變得健康又美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