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陰虛型除了具有虛癥表現(xiàn)之外,還有陰虛火旺如低熱、面紅等表現(xiàn),宜食滋補肝腎養(yǎng)陰清熱之品,如薏苡仁、赤小豆 、胡蘿卜、白菜、芹菜、茭白、梨、桃子、大棗、蘋果、桑椹、葡萄、櫻桃、烏骨雞、豬肉、豬肝、鵪鶉、鵪鶉蛋、兔肉、青蛙、鴨肉、鴿肉、鮮貝、干貝、海帶、鮑魚、黃魚、帶魚、甲魚。
1、熟地、山萸肉燉鴨肉
配方:熟地20克、山萸肉15克 、鴨肉80克。
制法:將鴨肉洗凈切塊,同藥材一起加水適量放入燉盅內(nèi),隔水燉3小時,食用。
功效:熟地性味甘溫入肝腎經(jīng),有滋陰養(yǎng)血功能,治胃陰不足;山萸肉性甘咸性平、有滋陰養(yǎng)胃之功能。本食療方適用于肝腎陰虛型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狼瘡性腎炎、急性復發(fā)型、久病陰虛或激素用藥過久合并脾腫大,肝功腎功損害者。
2、熟地、知母燉鵪鶉
原料:熟地20克 、知母20克、鵪鶉1只。
制法:將鵪鶉宰殺去毛和內(nèi)臟,切塊,與藥材一起加水適量放入燉盅,隔水文火燉3小時,取出食服。
功效:熟地性味甘溫、入肝、腎經(jīng),滋補腎陰;知母性味苦寒,可清熱滋陰降火;鵪鶉肉性味甘平、補中益氣。本食療方對陰虛火旺,長期低熱者有效。
3、生地,杞子燉兔肉
原料: 生地20克 、杞子20克、兔肉80克。
制法:將兔肉洗凈切塊與藥材一起加水適量放入燉盅,隔水燉3小時。
功效:生地清熱,滋補腎陰;杞子味甘性平能滋補肝腎;兔肉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滋陰涼血解毒。本食療方對肝腎陰虛型發(fā)熱紅斑伴頭暈者有效。
4、洋參女貞子燉鵪鶉。
原料:洋參10克、女貞子30克、鵪鶉1只。
制法:宰殺鵪鶉去毛、內(nèi)臟,與藥材一起加水適量放入燉盅、隔水燉3小時、吃肉飲湯。
功效:西洋參味甘苦涼補氣;女貞子性味甘苦入肝腎經(jīng)、有養(yǎng)陰補腎作用;鵪鶉性味甘平可補中益氣;本食療方滋陰補腎氣,對久病陰虛火旺氣短乏力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