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日孕育愛情的結晶,是許多年輕夫婦的最大憧憬。但如果遲遲不能早生貴子,難免會給原本美滿的婚姻帶來缺憾。那么,我省到底有多少夫婦正在被生育障礙困擾呢?
本次調查從去年7月開始,對我省11個地市16490對育齡夫婦進行了調查。年齡在22至45周歲之間,婚內同居1年以上,有規律性生活,未避孕而未妊娠者都被定為不孕不育。
“關于不孕不育的標準,有不同的年份規定,傳統定義為兩年,現在定義為一年,我們選擇了一年,因為據統計,育齡期夫婦一年內懷孕的概率是85%,如果不能懷孕,就可能存在某種生育障礙了。”主任醫師介紹。
這次調查是為國家層面的不孕不育狀況進行一次預調查,今年我省還將進行國家不孕不育狀況的調查,我省將對9萬余對夫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有望于明年公布。屆時,我國將對不孕不育的現狀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之前,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不育夫婦占已婚育齡夫婦的7%至15%,而在預調查之前,估計我省的不孕不育的人群大概為5%左右,在全國處于中等水平。
輸卵管不暢成不孕首要原因
調查發現,不孕原因中,以輸卵管不暢最多見,占到不孕人群的35%左右,其次為排卵障礙,占25%左右,生活方式(如抽煙、喝酒)占20%,工作壓力大占15%,環境因素占5%。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繼發不孕比原發不孕要高,像輸卵管因素的不孕中,除了少部分為先天性因素,大部分是因為錯誤的避孕方式以及不良的衛生習慣等因素導致的。”朱主任說。
調查中發現現在的人避孕意識比以前要強許多,但是錯誤的觀念也很多,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把吃緊急避孕藥視同常規避孕,為不孕埋下了隱患。
“緊急避孕藥對女性的內分泌系統干擾較大,長期不當的服用會造成內分泌失調。最糟糕的后果是,不當的緊急避孕方法,常常是避孕失敗,為了彌補這個過失,許多女性只能進行刮宮流產,反復刮宮,會對子宮內膜造成損傷。”朱主任說,每個人的體質有個體差異,在日常問診中,就碰到一些刮宮一次就再也不能懷孕的人。
除了不當不孕方式,還有許多人是因為忙于事業,暫時不想要孩子,而多次刮宮,等到真正想懷孕的時候,就失去了懷孕的最佳時機。
“夫妻生育能力最佳的年齡段是25至35歲,如果上了43歲以后,連做試管嬰兒我都不建議了。”朱主任說。
“我省不久前剛剛出臺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發展十二五規劃,為了緩解不孕不育的情況,在未來五年中,將增加做人工受精和試管嬰兒的醫療單位,但是我覺得這個舉措,并不能起到緩解的目的。”朱主任表示,目前最大的困難是精子缺乏,現在醫院里每年能夠做贈精的只有300到400人,幾乎每一對夫妻都要等待1到2年,才有精子。
雖然精子很緊張,但是規劃中沒有提到增加精子庫,目前我省只有一家精子庫,是2005年經衛生部評審,是全國第6家人類精子庫。截至目前,除了承擔我省的供精任務,還要支援別的省份。
“我省不孕不育的具體情況,我們將在國家流行病調查結束后再公布?紤]到以后可能會有二胎政策的調整,不孕不育的情況會更加突出。”朱主任說。
另外,女性在經期期間,不注意經期衛生,引起宮內感染,也會造成輸卵管堵塞。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女性輸卵管堵塞是因為結核感染,這類人群都是因為家里有人曾是結核病的患者,因為防護措施不當而被感染,結核菌進入輸卵管,造成了堵塞。
“防止輸卵管堵塞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預防宮內感染,正確的避孕方式、良好的衛生習慣,都是非常好的辦法。”朱主任表示,目前最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還是正確使用避孕套。
我省暫時不會增加精子庫
對于男性來說,最大的困擾是不育,相對于女性的輸卵管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