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女士在醫院做婦科檢查的時候,順便向醫生咨詢怎么利用安全期進行避孕。她說和老公在網上查了不少相關的資料,怎么算安全期的方法說得倒是挺詳細的,可又說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那到底應該怎么做呢?
像龔女士夫妻這樣希望通過安全期進行避孕的人很多,但大多人對這種方式的原理并不是很清楚,而且對如何計算安全期沒有一個科學嚴謹的態度,與其說是安全期,不如說是撞運氣。醫生向龔女士解釋了安全期避孕的原理。
安全期是相對于排卵期來說的,在一個月經周期中(約一個月),第14天左右即為排卵期,排卵前后的3-5天,此時行房容易懷孕,稱為危險期;卵子的存活時間大概是2-3天,超過這個期限,卵子已經死亡,不會造成懷孕,所以稱為安全期。所以,安全期,就是女性生理周期中,還沒有排卵的日期以及排卵過后卵子已死的日期。在這個時期進行性生活,理論上是不會造成懷孕的。
由此可見,要學會如何計算安全期,還要保證女性的生理周期比較規律,得出的數據才越準確。
同時,醫生還對龔女士提出了建議:哪怕是經期規律的女性,排卵日期也有差異,因為女性的排卵期很容易受到情緒、壓力、疾病等內外原因的影響,計算的時候應該加以考慮。常見的安全期計算方法有宮頸粘液觀察法、日期計算法、排卵試紙、基礎體溫法等方法。這四種方法都有各自理論依據,但也各有缺點,如果一定要采用安全期避孕,最好綜合采用這些計算方法,相互驗證。但如此一來,事情就變得比較繁瑣,不是十分有毅力的人,很難堅持下來吧。
經過醫生的解釋,龔女士了解到,利用安全期進行避孕,就要確保能夠準確計算安全期。只要是絕對安全期,是不會造成懷孕的。但是由于影響月經周期的因素實在太多了,要做到準確計算安全期顯得比較困難,所以采用安全期進行避孕具有一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