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情侶、夫妻都很關注安全期避孕,因此如何計算安全期就成為一項很有必要掌握的常識。做好安全期計算,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避孕效果,但小編提醒大家,這并不是絕對安全的哦!來看看安全期怎么計算吧!
所謂的安全期在臨床上稱為非排卵期。排卵期的計算公式為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8天,排卵期最后一天=最長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1天。排卵期以外其他時間均為非排卵期。但根據人的體質,心情,環境等因素的不同,排卵期可提前或推后,故選擇安全期避孕,其安全性不是絕對的。
月經和排卵都受腦下垂體和卵巢的內分泌激素的影響而呈現周期性變化,兩者的周期長短是一致的,都是每個月1個周期,而排卵發生在兩次月經中間。女性的月經周期有長有短,但排卵日與下次月經開始之間的間隔時間比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根據排卵和月經之間的這種關系,就可以按月經周期來推算排卵期。推算方法是從下次月經來潮的第1天算起,倒數14天或減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稱為排卵期。這就是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論根據。
確定女性的安全期有許多的方法,不過還是采用前七后八的算法,也就是說,在來月經前七天和后八天是安全期,不過相對于排卵前的安全期,排卵后還是比較安全的,差不多能達到99%,因為排卵是不能準確確定的,所以前七就可能有誤差,建議在后八天進行房事。這樣安全性比較高。
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將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連同排卵日在內共10天稱為排卵期。其余除月經期以外的時間稱為安全期。安全期又分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后安全期。從月經干凈那天到排卵期開始的前一天的那段日期為排卵前安全期。從排卵期結束后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來潮的前一天為排卵后安全期。排卵后安全期比排卵前安全期更安全。
因為有些婦女有時受環境變化和情緒波動等影響使排卵提前,這樣排卵前安全期就會縮短,而自己并不知道,這樣排卵前安全期就不大安全了。所以,安全期避孕需要注意很多。
避孕措施五花八門,利用安全期進行避孕可以免去戴套的感覺,是性生活感覺更美好。但是這并不是能夠達到百分之百的避孕效果,稍一差池,可就麻煩啦!所以小編建議平時還是使用避孕套進行避孕比較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