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號】 4071058302
【標題】 女性節育手術并發癥診斷標準(試行)
【時效性】 有效
【頒布單位】 衛生部
【頒布日期】 831219
【實施日期】 831219
【失效日期】
【內容分類】 計劃生育
【文號】
【名稱】 女性節育手術并發癥診斷標準(試行)
【題注】
術時及近期并發癥
一、臟器損傷
因節育手術造成子宮穿孔或破裂,宮頸、穹窿部裂傷,附件、膀胱、腸管,以 及腸系膜損傷,造成出血或部分切除者。
二、出血與血腫
原無出血傾向性疾病,因節育手術而引起外出血(放、取宮內節育器時超過1 00毫升,人流吸引術時超過200毫升,人流鉗刮術、引產過程中或引產后24 小時內出血量達400毫升以上)或內出血、腹壁血腫、闊韌帶血腫及腹膜后血腫 ,失血性休克等。
三、感染
節育手術后2周內出現與節育手術有關的子宮內膜、附件、腹壁切口、腹膜、 盆腔炎癥或局部膿腫及全身感染、中毒性休克等。
四、人流不全、胎盤殘留
吸宮鉗刮及引產術后陰道流血不止,排出物或清宮刮出物為胚胎、絨毛或胎盤 組織者(不包括蛻膜殘留),必要時經病理檢查證實者。
五、羊水栓塞
在人工流產、引產、剖宮取胎術過程中,由于羊水進入血循環而引起肺栓塞、 休克、凝血機制障礙、急性心腎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癥狀及體征者。
六、漏吸、漏刮
指人流時未吸著或鉗著胚胎而繼續妊娠者。
七、宮頸管及宮腔粘連
人流或人流不全、引產殘留、刮宮后出現周期性下腹痛或子宮增大,積血或經 量顯著減少、停經、閉經,經宮頸、宮腔探查或X線造影攝片、宮腔鏡檢查證實者 。
八、氣體栓塞
人流吸引時負壓變成正壓吹氣,或腹腔鏡絕育時氣體誤入血管而造成的氣體栓 塞。
九、燒灼傷
腹腔鏡電凝絕育、電凝止血時誤灼傷其他組織而出現癥狀、體征者,如燒灼損 傷腸管,造成腸管壞死穿孔,出現腹膜炎癥狀、體征者。
十、藥物腐蝕傷
藥物粘堵絕育時,藥物腐蝕傷及其他組織而出現癥狀、體征者。
十一、誤用藥物
節育手術過程中誤用藥物所造成的并發癥。
十二、異物遺留
異物遺留腹腔而造成感染、腸梗阻等,或紗布填塞陰道未及時取出而造成嚴重 感染者。
遠期并發癥
一、節育器異位
宮內節育器部分或完全嵌入子宮肌層或異位于腹腔、闊韌帶內。
二、節育器斷裂
因節育器斷裂、接頭處脫開而產生臨床癥狀者。
三、腸粘連
絕育術前、后無腹部手術史,亦無腹膜、腹腔內臟器炎癥史,絕育術時亦未見 腹腔內有炎癥粘連,而于手術后出現典型的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腸梗阻癥狀,經X線 檢查證實,或經腹腔鏡檢查、剖腹探查見有腸粘連者。
四、大網膜綜合癥
絕育術時未見腹腔內有炎性粘連,術后出現惡心、嘔吐、劍突下不適、軀干不 能伸直,站立時有定點牽引痛感,經腹腔鏡檢查或手術證實大網膜與腹壁切口或盆 腔有粘連者。
五、盆腔郁血癥
輸卵管結扎時累及系膜血管或節育手術后盆腔感染、粘連而造成血液回流障礙 ,盆腔靜脈曲張,術后出現下腹部疼痛,久立或性生活時癥狀加重,經腹腔鏡檢查 、盆腔靜脈造影或手術證實者。應排除盆腔炎癥及子宮肌瘤等。
六、慢性盆腔炎
術前無生殖器炎癥,術后短期內(一個月內)曾出現過急性炎癥,因治療不徹 底使癥狀、體征持續存在或病情反復發作,婦科檢查存在陽性體征者。
七、閉經
因刮宮過度造成子宮內膜再生障礙而致的閉經。
八、切口疝、慢性炎性包塊或腹壁瘺管,子宮內膜異位癥及術后宮外孕。
節育術后腹部發生切口疝;慢性炎性包塊或腹壁瘺管;剖宮取胎術后引起子宮 內膜異位癥,人工流產加絕育術后引起的以輸卵管殘端為中心的盆腔子宮內膜異位 癥;輸卵管結扎術后發生宮外孕。對放宮內節育器引起宮外孕,因機理不清,暫不 做統一規定,各省、市、自治區可按本地區原規定辦法執行。
九、因治療節育手術并發癥所引起的并發癥。
十、神經官能癥
絕育術后神經官能癥與手術無直接關系。術前受術者神經精神系統正常,確因 節育手術引起思想疑慮、恐懼等精神因素誘發,經婦產科、精神病科等科會診,確 認為神經官能癥者,可參照節育手術并發癥處理。
附注:
1.此診斷標準只限于與女性節育手術是否有關的診斷,并非醫學上的疾病定 義或診斷標準。
2.節育手術后出現月經紊亂、腹腔鏡絕育術時因CO2氣腹、器械刺激或人 流手術引起的綜合反應等均列為副反應,不作并發癥論。
3.凡并發癥治療后半年不復發為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