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畸形子宮合并妊娠:孕婦做完人工流產術后仍有早孕反應,而且自己能觸到腹部有包塊,且漸漸增大,應去醫院。如果尿妊娠試驗陽性,B超證實確有胎兒、胎心,往往是因為孕婦有子宮畸形,如雙子宮縱隔子宮,術中只吸一側宮腔,而在另一側宮腔中的胎兒得以繼續生長發育,此時應住院,·再行另一側宮腔的人工流產術。
(6)空吸:空吸一般是因為誤診為妊娠,或妊娠試驗假陽性而施術的;也有可能為宮外孕。吸出的組織經病理檢查未見到胚胎組織成分,應再做尿妊娠試驗,如為陽性,還應做B超檢查,如發現妊娠囊在子宮以外,還見到了胎芽和胎心,那就是宮外孕了,應馬上住院觀察與治療。早期宮外孕可用中藥和化學藥物治療,使胚胎被殺死,然后待身體慢慢吸收其組織;或是一旦出現腹痛并確診為宮外孕,就應馬上手術,以減少內出血和確保受術者的安全。
(7)人工流產術后感染:術后感染是在術后1~7天以內,出現發熱,腹痛,分泌物增多及帶臭味等,這是由于細菌感染所致。致病菌的種類很多,主要是厭氧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多數患者為幾種細菌的混合感染。細菌來源主要有自身感染和外來感染兩種。
自身感染是指人工流產術前陰道內清潔度不好所致的感染,常見的致病菌是厭氧鏈球茵。它寄生于陰道內,人工流產術后由于機體內在環境改變或子宮壁的損傷,該菌便可入侵而致病。原來已經寄生在身體其它部位的細菌,也能經血液循環或經手的接觸,傳播到生殖道而引起感染。
外來感染是指人工流產術前、手術時或人工流產術后,細菌從外界進入陰道。如手術器械、敷料、手套等消毒不徹底時,均可能帶入致病菌。細菌亦可通過空氣傳播給受術者。人工流產術后過早性交,個人衛生習慣差等因素亦均可使外界細菌侵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
細菌侵入后由于細菌毒力的強弱和機體抵抗力的不同,疾病的輕重和發展也不同,輕者陰道局部感染;重則引起子宮內膜、盆腔結締組織發炎,病人發熱,腹痛,如不及時控制,會導致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人工流產術后感染應以預防為主。術前到醫院檢查陰道、宮頸、盆腔是否有炎癥,如有炎癥及時治療,痊愈后再施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