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病在初期如何進行救治
腳氣病的出現跟生活方式有很大的關系,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都不注意休息,不注意自己的飲食,不注意保健,這樣很容易造成身體出現疾病,大家需要全面了解腳氣病的出現,在出現這種疾病時,會造成患者出現患肢糜爛,而且還會造成疼痛。那么,腳氣病在初期如何進行救治?
一 腳氣初期,可用200克花生加水熬成濃湯喝,每日4次,連服5日,對單純性腳氣有較好療效。或用赤小豆100克,扁豆100克,黃豆200克,加水煮湯飲服,每日2次,連服5日,對腳氣初期,多能治愈。如系慢性腳氣病,可用花生米250克,大蒜100克,雞腳爪3對,加水煮爛服之,每日2劑,連服5日;也可用黑豆、麥片、胡蘿卜、薏米仁熬粥喝,治慢性腳氣病有特效。
二 足背浮腫,延至腳踝,連小腿部也有微腫時,可用花生米,赤小豆,去皮大蒜,紅糖各100克,加水煮爛服食,每日3次,連服5日;也可用慈菇200克,鯉魚肉200克,赤小豆50克,陳皮5克,老姜30克,共入鍋加水煮熟吃。
三 腳氣病嚴重者,可用白茅根,玉當須燒水當茶飲;也可用羊脛骨250克,黑豆100克,赤小豆5O克,陳皮5克,桂圓5克,共入鍋加水煮熟服食。
四 現代人患腳氣病,多數人是因為赤米越來越精,吃面越來越白,飲食上缺乏B族維生素。因此,預防腳氣病的最好辦法就是赤的主食不要太精細,經常吃含維生素B1豐富的糙米、粗雜糧、瘦肉、果仁、豆類食品;注意大便通暢;也可適當服些維生素B1片或干酵母片等。
腳氣病的類型都有哪些
1.水皰型
多發生在夏季,表現為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布,皰壁較厚,內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皰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
2.糜爛型
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于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于第3、4、5趾縫間。常見于多汗者。
3.鱗屑角化型
癥狀是足跖、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復脫落。
大家需要注意這種疾病的治療方式,在初期的時候應該注意自己的衛生,而且要使用這些治療偏方,現在社會很多人患腳氣病,跟不良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啊,很多的人癡迷越來越精細,所以會缺乏維生素b1,嚴重的影響到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大家需要全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