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腳氣我們要正確的用藥
一些患者患上腳氣后就盲目用藥,專家指出這是不正確的方法,那么治療腳氣要怎么正確的用藥呢?一旦腳氣合并細菌感染,應先用氧化鋅油或抗菌藥膏涂抹患處,必要時口服抗生素。真菌感染易反復發作,癥狀消失后馬上停藥,可能因沒有斷根而復發。因此腳氣癥狀消失后再用藥1周,療效更好。
近日各地雨水頻頻,又到了腳氣的多事之秋,濕熱的天氣會加速真菌繁殖速度,加重腳氣的癥狀,讓不少治愈已久的腳氣又卷土重來。有些患者認為腳氣是小病,自己涂藥就可治愈,其實這是大錯特錯了。
腳氣分成3個類型:糜爛型、水皰型、鱗屑角化型。必須針對具體問題具體施藥。
糜爛型:糜爛型腳氣多發于趾間,尤其是第四與第五趾間。趾間皮膚浸漬發白,走路時不斷摩擦,致使表皮剝脫,呈現潮紅糜爛或有裂口,伴少量滲液。這時最好不要用軟膏和霜劑抗真菌藥,否則糜爛滲出會更嚴重。應先用適當濃度硼酸液濕敷,隨后外用足癬粉等,每日1—2次,再用抗真菌霜劑。
水皰型:好發于足緣、足底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干燥后形成環狀鱗屑。水皰型腳氣應先用適當濃度的硼酸或冰醋酸溶液濕敷或浸泡,每日2次,每次10分鐘,水皰干燥后外用抗真菌制劑。此時可外用復方苯甲酸擦劑、復方雷瑣辛溶液、復方土槿皮酊等,具有抗菌和剝脫作用。
鱗屑角化型:角化主要發生在足跖、足緣或足跟部,皮膚會很粗糙,角化增厚并出現剝落。對于脫屑、皸裂明顯者,可用尿素乳膏等脂類外涂,角層變薄后再用抗真菌霜劑及含角質剝脫劑的軟膏。涂藥后最好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藥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剝脫。這一類型的腳氣,因不會出現明顯的癢痛癥狀,容易被忽略。
一旦腳氣合并細菌感染,應先用氧化鋅油或抗菌藥膏涂抹患處,必要時口服抗生素。真菌感染易反復發作,癥狀消失后馬上停藥,可能因沒有斷根而復發。因此腳氣癥狀消失后再用藥1周,療效更好。
以上就是關于手足癬病的知識介紹了,手足癬是一種頑固疾病,預防治療手足癬應該要及時,如果您還有關于手足癬的相關問題歡迎您咨詢皮膚病專家,我們將竭誠為您的健康服務。祝您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