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腹股溝肉芽腫的八個特征
腹股溝肉芽腫(granuloma inguinale)是一種慢性、輕度傳染的性傳播疾病,由肉芽腫莢膜桿菌引起,此菌在感染組織中的單核細胞內表現為一卵圓行小體,稱為杜諾凡小體(Donoyan body),故本病又叫杜諾凡。―onovanosis)。它是一種慢性傳染病,以肉芽組織增生性斑塊為主征,肛門、外陰處為好發部位,形成無痛性潰瘍,并可自身接種。該病有以下幾個特征:
1.發病多見于男性,男女之比2~3∶1。以20~45歲性活躍年齡多見。
2.潛伏期由于反復接觸才可引起傳播,故潛伏期不定,為8~80天。
3.好發部位損害多發于外生殖器部位,男性多見于包皮、冠狀溝、系帶、龜頭及陰莖等部,女性多見于大、小陰唇、系帶、會陰、子宮頸等部,男女均可見肛周部,同性戀者尤為多見。通過血行及淋巴途徑也可向鼻、唇、口咽部、四肢、胸、腹、臀部,內臟如結腸、肝、腎等,附睪、骨髓、骨骼,關節如眼眶骨、脛骨、鎖骨、骶髂關節等部擴散。
4.皮損特征初發損害是在外生殖器部位出現無痛性、暗紅色濕潤小丘疹,逐漸發展為約0.5cm直徑的皮下結節。結節可破潰形成潰瘍,如與梭狀螺旋體混合感染,則組織可迅速發生壞死。潰瘍繼續發展,基底可形成增殖性牛肉紅色天鵝絨狀的肉芽組織,質較硬,邊緣隆起,呈疣贅狀,觸之易出血,表面覆漿液膿性分泌物,有惡臭。如疏于治療,日久潰瘍增大、變深,可累及尿道、肛門等處。組織嚴重破壞可形成瘺管,經久不愈。最后由于纖維組織增生,形成肥厚性瘢痕疙瘩樣隆起,但并未愈合,伴色素脫失。潰瘍、肉芽組織及瘢痕組織內均可查見病原菌。由于自身接種,損害周圍可出現散在衛星狀小潰瘍。
5.全身播散約6%的患者通過血行或淋巴途徑播散至全身其他部位,如面、口腔、胸、下腹及臀部的皮膚,也可播散到肝、結腸或附睪等臟器。
6.并發癥由于瘢痕形成,可導致淋巴管阻塞,引起陰莖、陰囊和女陰等處的象皮腫。也可因瘢痕形成及組織粘連,引起尿道、陰道、直腸或肛門等狹窄。由于潰瘍及瘺管瘢痕等經久不愈,可并發鱗狀細胞癌。
7.假性橫痃發生于腹股溝皮下部肉芽腫局部腫脹,但非淋巴結腫大,故稱為假性橫痃(pseudobubo)。也可發展為肉芽腫性潰瘍,經久不愈。
8.病程本病經過緩慢,可遷延數年甚至十數年,不能自愈。妊娠期發展迅速。少數晚期病人損害可惡變,發生鱗狀細胞癌。
-
造成腹股溝肉芽腫的原因腹股溝肉芽腫的出現給患者的危害是很多的,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要潔身自好,腹股溝肉芽腫肉芽腫是怎么回事?這種疾病的誘因
-
導致腹股溝肉芽腫出現的原因腹股溝肉芽腫是人們不怎么熟悉的一種性疾病了;忌线@種疾病的影響是很大的,人們要注意及時的治療,腹股溝肉芽腫的誘因是很多的
-
造成腹股溝肉芽腫出現的原因腹股溝肉芽腫是人們不了解這種疾病的,但是這種疾病在生活中是經常出現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的危害是很大的,生活中患上這種疾病
-
介紹什么是腹股溝肉芽腫腹股溝肉芽腫晚期有肥大性瘢痕和特大性瘺管形成。由于瘢痕形成,導致淋巴管系統受阻,引起生殖器淋巴結水腫。女性的陰唇、陰道、
-
介紹腹股溝肉芽腫的發病機理腹股溝肉芽腫的病原體是杜諾凡菌,又稱肉芽腫莢膜桿菌,是一種不能活動的多形革蘭氏陰性短桿菌,在人體受侵犯的單核細胞內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