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眼等常見的四種腳病的區別
常見的腳病有雞眼、胼胝、跖疣、外傷性表皮囊腫,這些腳病總的特點是長在腳底,影響走路,有時疼痛。民間有時把它們通稱為腳病或腳墊,但實際上,它們的發病原因,病情的特點和治療的方法是不同的,下面為大家講解一下。
雞眼
雞眼是最常見的腳病,分硬、軟兩種,可以發生于雙足底,偶見于手部,好發于男青年。經常由于遭受外力壓迫或摩擦而發生圓錐形角質錐體,錐尖朝內。這種病損最常見于成人的腳底與腳跖間,偶見于手指,數目有一個或數個,分布可對稱,也可不對稱。
硬雞眼多位于腳底前部外側或近中心處跖骨頭的下面,圓形或類圓形,直徑為1~2厘米,表面扁平光滑,淡黃,質堅硬,為圓錐形角質體,錐尖嵌入真皮,其下有一層灰白色薄膜,即雞眼滑囊,錐形角質體可有1個或多個,由于堅硬的錐尖壓入真皮,刺激乳頭部豐富的神經末梢,引發疼痛。
軟雞眼多見于兩個腳跖相貼的部位,在一個腳跖的側面或腳丫,損害往往只有1個,豌豆至蠶豆大小,表面因浸漬而呈灰白色,壓痛明顯,以四五跖尖多見。
治療:首先除去施加于皮膚上的壓迫和摩擦,如不穿高跟鞋和硬底鞋,鞋內加柔軟鞋墊,雞眼可望自行消退,若不除去,雞眼難以治愈。其次可按以下方法治療。
1.軟硬雞眼均可外用3 0%水楊酸火棉膠,天天1次,1周后用熱水浸泡,去除雞眼的角錐和皮損浸軟發白的部分,直至脫落。
2.外用售雞眼膏。先用熱水浸泡患處,削去表層角質增生部分,并盡可能將中心角質栓小心削去,將雞眼膏的紅色藥塊對準此核心部位貼牢,每周換藥1次,換藥前削去已浸白的部分,直到脫落。
3.可用液氮冷凍治療。
4.假如腳部雞眼用各種方法治療無效,可考慮手術切除。
胼胝
俗稱繭子,是由于手足長期受壓和摩擦而引起的皮膚局限性扁平角質增生塊,一般無明顯不適,與足形及某些職業有關。皮紋明顯,質硬,發生于手足部掌跖骨突處,一般無癥狀,嚴重時出現疼痛。
治療:可外用30%水楊酸火棉膠,較易復發,常需要反復用藥。
跖疣
跖疣是發生在足底部的平常疣,由乳頭瘤病毒引起,由于足部角質層較厚,受到擠壓,發生疼痛,有時常誤診為雞眼。
跖疣發生部位不定,數目可多可少,常合并有手足多汗癥,有些病人有赤足走路或打球的歷史。初起為細小發亮丘疹,逐漸增大至綠豆大小,表面粗糙,有灰黃、烏灰角屑,四周境界清楚,繞以增厚的角質環,如用小刀將表面角質削去,可見有出血點,有時疣表面有微量血液外滲,凝固后有小斑點為其特征,有時跖疣損害互相融合成一角質斑塊,又稱鑲嵌疣,壓之疼痛。
治療:數目少時可用冷凍或電烙,或外用鴉膽子仁,如數目多,可配合中藥煎湯內服。中藥治療以平肝活血、軟堅止痛為治療原則,質堅而厚者可加穿山甲,再加冷凍治療,有較好效果。
外傷性表皮囊腫
常因外傷將表皮或附屬器上皮植入真皮引起,多見于足跖手掌,損害為單發,也可多發。囊腫為球形,或卵圓形,位于皮下,略隆起,表面光滑,可以推動,有壓痛。
治療:如為外傷性表皮囊腫,一般外用藥及冷凍、電烙均無效,建議外科手術切除,即可根治。
雞眼等常見的腳病有哪些區別?以上就是皮膚病專家對雞眼等常見的四種腳病的區別的介紹,雞眼一般是一種比較輕的腳部皮膚病,只要人們注意預防,完全能夠避免雞眼的發病。專家提醒: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專業醫院來進行,才能保證雞眼治療的理想效果。還有問題的話,請登陸尋醫問藥查詢。
-
雞眼的鑒別方法都有哪些雞眼在生活中發生的比較普遍,我們要選擇舒適比較寬松的鞋子,一面是腳部出現畸形狀態,就會容易產生雞眼疾病,尤其是腳部容易出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上雞眼呢雞眼算是長在腳底的物理性皮膚病,在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由于足底長期受壓和不斷摩擦,繼而足部皮膚過度增厚形成圓錐形角質物,
-
談談雞眼的鑒別方法有哪些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疾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的增長,就像雞眼這種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就會危及到我們大家的身體
-
雞眼和跖疣都有哪些區別呢許多人們都有聽說過雞眼這種疾病,但是卻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到雞眼的病情,甚至根本就不了雞眼的初期癥狀是什么表現,即使在出現了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上雞眼對于雞眼這種疾病,相信我們大家并不陌生很多,患者都會被這種疾病所困擾,一旦發現這種疾病對他的治療辦法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