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治療皮膚瘙癢疾病
很多人被皮膚瘙癢這種疾病所困擾,這種疾病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皮膚疾病,該病嚴重的影響著患者的正常生活,這種疾病的發病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生理原因,有的則是病理原因。這種疾病讓我們防不勝防,下面是有關治療皮膚瘙癢的具體方法。希望可以幫到患者。
皮膚瘙癢疾病的中醫治療方法
外洗方
何首烏30克,艾葉38克,地膚子10克,浮萍10克,白芷10克,石楠葉10克,黃芩10克,松節10克,獨活10 克,羌活10克,防風10克,荊芥10克,甘草10克,芒硝10克,薄荷5克。將上藥放入搪瓷盆內,加入半盆水,煮沸約30分鐘即可。待藥液溫度適宜時,以毛巾蘸藥液擦癢處,每服藥可用3~4次。
拔罐方
選吸力大的火罐,在神闕穴每次拔罐5分鐘左右,每天拔1~2次。神闕穴為后天之氣舍,在該處拔罐,可行氣活血,血行則風自滅,瘙癢止。
敷臍方
紅花、桃仁、杏仁、生梔子、荊芥、地膚子各10克。將上藥共研細末備用。每用藥末10克,以蜂蜜調膏敷臍部、膠布固定。每天更換一次,5天為一療程。一般用2~3療程即可獲愈。
食療方
豬血200克,豬板油100克,帶衣花生仁100克,飴糖少許。上品加水煮熟,早晚兩次分服。每兩天一劑,3劑為一療程。
湯藥方
生地黃、當歸、赤芍、金銀花、大青葉、白鮮皮、地膚子各12克,白術、野菊花、防風、甘草各10克、黃芪、白蒺藜、丹參各20克,水煎分兩次服,每日一劑,連服3~6劑即可獲愈。
發生皮膚瘙癢什么原因?
導致皮膚瘙癢癥的原因有很多,膽酸濃度過高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膽酸在血中的濃度增高時,會沉積于皮膚,導致嚴重的皮膚瘙癢。因此,當皮膚發癢又發黃時,應到醫院檢查一下肝和膽,看是否患有膽結石。如果,是這種病引起的,不及時的治療,皮膚瘙癢癥也會發復發作。
其中血中鈣、磷過高也會引起皮膚瘙癢癥,如果此時皮膚較干燥,并同時伴尿頻、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樣,或尿少等情況,就要想到腎臟病的可能。慢性腎炎患者進入尿毒癥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膚瘙癢。所以要到醫院檢查是否有這方面的疾病。
專家還介紹到,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也有可以引起皮膚瘙癢,經衰弱、大腦動脈硬化的病人,常發生陣發性瘙癢;腦瘤患者當病變浸潤到腦室底部時,也常引起劇烈而持久的瘙癢,且這種瘙癢僅限于鼻孔部位。
由于皮膚瘙癢疾病極為平常,沒有引起患者的足夠重視,這是不對的,一些疾病在發病初期危害不大,如果患病不治療會引發一些大病,因此,皮膚瘙癢疾病患者一定要積極的治療疾病,在治療期間一定要做好相關的護理工作,飲食一定要注意清淡,最好是多吃蔬菜水果,還有就是一定要養成好的個人生活習慣,對于衛生方面也要做好工作。
-
中醫辨證如何治療皮膚瘙癢中醫辨證如何治療皮膚瘙癢?皮膚瘙癢是一種會導致皮膚上出現劇烈瘙癢的皮膚疾病,對于皮膚瘙癢的中醫辨證治療,多是通過中醫藥方
-
皮膚瘙癢診斷的好方法皮膚瘙癢的疾病是很常見的皮膚病,發生了以后,會讓患者朋友們瘙癢難耐,總是忍不住想去抓癢的現象出現,給他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
中醫是如何有效的治療皮膚瘙癢的大家對于皮膚瘙癢疾病的出現一定要積極的治療起來,生活當中這樣的皮膚疾病的危害都是不能忽視的嚴重的事情,因此當皮膚瘙癢影響
-
中醫怎樣有效治療皮膚瘙癢中醫怎樣有效治療皮膚瘙癢?皮膚瘙癢是一種會導致四肢、背部等部位出現瘙癢難忍的皮膚疾病,一般來說中醫治療皮膚瘙癢,多是通過
-
皮膚瘙癢中醫辨證治療措施中醫治療皮膚瘙癢食療方:海帶綠豆苡仁湯:海帶50克、綠豆100克、苡仁50克、白糖適量。將海帶洗凈切碎,與綠豆、苡仁同煲至爛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