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專家解讀肌營養不良的臨床癥狀
武漢中原醫院專家解讀肌營養不良的臨床癥狀 “少年殺手”不再神秘莫測
【肌營養不良治療形勢嚴峻,請首先對樹立科學正確的認識】
據統計,肌營養不良的死亡率越來越高。全世界每年都有很多人死于各種肌營養不良方面的疾病,在亞洲、南美洲等發展中國家,由于肌營養不良死亡的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專家指出,肌營養不良一般幼年發病,四肢近端骨骼肌萎縮無力,呈緩慢進行性加重,同時累及心肌和呼吸肌,最終完全喪失運動功能,20歲左右因心力衰竭或重癥感染而死亡。
但目前我國肌營養不良專業醫院比較少,肌營養不良患者往往又對肌營養不良癥狀沒有一個科學的正確認識,武漢中原醫院神經內科診療中心專家呼吁患者,對肌營養不良建立科學正確的認識。下面專家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為您解讀隨時間的推移,肌營養不良患兒癥狀隨演進狀況:
【典型肌營養不良患者癥狀,武漢中原醫院神經內科診療中心專家以康復患者實例傾力解讀】
專家指出,肌營養不良是一種慢性疾病,該病多發于兒童,男性多于女性。多因以走路延遲,動作笨拙,步履搖晃,起蹲或上下樓梯困難引起家長注意,對肌營養不良早期明顯的癥狀進行了解。
專家詳解肌營養不良疾病早期表現:正常兒童生后1歲獨立行走,患兒可能1歲半—2歲開始獨立行走,或者一直行走不穩,往往被誤認為缺鈣或體質弱等原因而被忽視。
患者一:1歲小明的入院被確診為肌營養不良疾病,表現為雙下肢無力易,走路搖擺呈鴨步,經常走路平地跌倒,形體消瘦。
專家詳解肌營養不良疾病的中期表現:隨患兒年齡長大,癥狀逐漸明顯,常在入托后發現患兒運動能力較同齡兒差,動作不協調、笨拙,奔跑跟不上同齡兒童。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患兒逐漸出現步態異常,行走搖擺,俗稱鴨步,上樓困難,蹲下起來困難。
患者二:今年剛入院的濤濤,由于是先天性的肌營養不良,走路無力,走路左右搖擺,逐漸爬坡、上樓費力,需扶欄桿,下蹲后站起困難,需要扶膝站立。
專家詳解肌營養不良疾病晚期嚴重癥狀: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患兒多于3—5歲逐漸出現癥狀,嬰幼兒期多無癥狀,也有部分細心的家長可能發現患兒其實從小運動發育就較同齡兒童稍有落后。隨病情進展,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狀越來越重,大約12歲左右患兒失去獨立行走能力。之后,由于長期臥床,容易并發褥瘡、墜積性肺炎等。由于呼吸肌無力、或合并心臟受累等原因,在20歲左右可由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
患者三:小康健在7歲時就出現肌營養不良的典型癥狀,雙下肢無力易跌倒,走路搖擺,病情逐漸加重,導致上樓爬坡困難,蹲站費力,需手扶膝蓋或扶物才能站起,臥位時翻身困難,走路搖擺步態呈鴨步,經常走路平地跌倒,小康健的面色也越來越萎黃,上臂、肩背、大腿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明顯,雙下肢腓腸肌假性肥大、質硬,肌力明顯下降。由于沒有接受優質的治療,現在15歲的康健已經喪失行走能力。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坐診,250萬救助基金為您免費治療】
在2012年全國疑難病新技術報告會上,武漢中原醫院神經內科診療中心獲得了與會專家們的一致認定。考慮到很多肌營養不良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現實,我院斥資250萬攜手武昌慈善總會及中華中醫藥協會共同建立“中原健康基金”,為經濟困難的肌營養不良家庭提供免費治療救助。
同專家的一次深入交流,將讓您的病情打開新的局面!
-
了解重癥肌無力的護理措施對于患有重癥肌無力的患者來說,在確定自己患上這種疾病之后,就應該要積極的配合醫生對這種疾病進行治療,因為這種疾病所帶來的
-
重癥肌無力術后有哪些護理事項可能大家在日常都聽說過重癥肌無力,在身體免疫力下降或長期服用某些藥物的刺激等,使得身體的肌肉發生無力,尤其是眼睛肌肉、面
-
談談重癥肌無力有哪些護理呢有些疾病的發生如果不及時對待,完全會有嚴重的致殘發生,重癥肌無力便是現在很常發的,在它發生時會招致全身的肌肉群發生嚴重的
-
重癥肌無力有哪些類型呢重癥肌無力給其患者都帶來很大危害,身體在受到免疫力下降受病毒、細菌侵襲等,引發身體造成重大活動受限,并有進一步的侵害身體
-
重癥肌無力會有遺傳性嗎對于些不常見的疾病,往往身體一旦發生會招致很嚴重的后果,其中重癥肌無力就是一種,起初發生時會有眼瞼下垂、斜視,緊接著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