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脊髓空洞癥后要怎么辦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患上疾病,我們無法完全阻止疾病的發生,所以,在不幸患上惡性疾病,如脊髓空洞后,需要及時采取治療,抑制惡化,才能有更大的希望恢復健康。那么,發生脊髓空洞癥后要怎么辦呢?
發生脊髓空洞癥后要怎么辦
1、心理護理:病人大部分是在正常勞動情況下突然受到外來傷害,思想上沒有任何準備,常表現為焦慮,驚恐不安,擔心生命有危險,以后生活不能自理,沒有經濟來源,以致悲觀絕望,不思飲食,不配合治療護理工作。因此我們護理人員應針對這些情況主動關心體貼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情況,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向病人講述脊髓空洞癥病人肢體功能鍛煉的基本知識及簡單的操作方法。
2、做好基礎護理:大多數脊髓空洞癥病人是四肢癱瘓或截癱,長期臥床易發生三大并發癥。因此做好基礎護理,預防三大并發癥是早期康復訓練的基礎。
3、早期的功能干預:康復應在患者入院后盡早介入,以預防并發癥。預防關節攣縮和褥瘡的發生非常重要,讓患者進行一些主動活動以防止廢用性萎縮,同時給患者一種參與訓練的感覺,而不是簡單的被動接受治療,應早期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教育,積極配合康復訓練。
4、防止關節攣縮:軀干和肢體的正確體位,有助于預防關節攣縮和褥瘡。肩關節應處于外展位,以減少后期發生攣縮和疼痛;腕關節通常用夾板固定于功能位;手指應處于微屈位,每日進行髖膝關節被動伸屈外展內旋活動5~6次,給病人雙足穿防旋鞋或使踝關節處于背屈90°,防止踝關節屈曲攣縮。
很多人都對脊髓空洞癥的發生所困擾,其實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對于減少疾病帶來的危害有很大的幫助,以上的內容介紹是大家不可忽視也是需要注意的,希望對脊髓空洞癥病人的治療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