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皮膚查菌操作規程
麻風病是五官科疾病的一種,它威脅著我們的健康,患有麻風病不能盲目亂治,堅持治療麻風病,需對癥下藥。那么,麻風病皮膚查菌操作規程 下面咱們一起解答吧。
一、器材和染色液配制:1.刀片、刀柄規格可按習慣選用,刀尖必須銳利,每處取材前須經火焰燒灼滅菌,并用酒精棉球擦凈,冷卻后使用。2.載玻片,要求光滑無劃痕,潔凈無油脂,最好預先在正面一端用鉛筆編上號。初診和可疑患者查菌時最好用新的潔凈玻片。3.染色液配制:①石碳酸復紅溶液:鹼性復紅酒精飽和溶液10毫升(鹼性復紅5~10克加95%酒精100毫升)5%石碳酸溶液90毫升。②1%鹽酸酒精:濃鹽酸1毫升70%酒精99毫升③鹼性美蘭溶液:美蘭酒精飽和液30毫升(美蘭2克加95%酒精100毫升)10%氫氧化鉀溶液0.1毫升,蒸餾水100毫升附注:1.石碳酸復紅液配好后,需經過濾后方能使用。2.鹼性復紅(Basic fachsin)又稱鹼性品紅。美蘭又稱次甲基蘭或亞甲蘭(Methylene blue)
二、取材:1.取材部位:瘤型病人(包括BL和BB)應選取6處,眶上、顴部、下頷和耳垂各一處,皮損2處。結核樣型(包括BT)和未定類病人可酌情選取皮損23處。但在初診和最后判定是否達到臨床治愈時,應按對瘤型病人的要求進行取材。皮損取材應選擇在損害最活躍處,如:環狀損害應選擇其紅色邊緣,隆起的斑塊應選擇最高起處,彌漫浸潤損害選擇浸潤顯著處,結節取其中心部。取材部位應準確,療效觀察病人取材部位數應前后一致。2.取材部位經消毒后,用手指或適當的夾持工具將局部提取,并逐漸捏緊至無血色,如有瘀血,可用刀柄輕輕驅散。3.用刀尖迅速刺入皮膚作一深23毫米、長35毫米之切口,用刀刃迅速刮23次,采取組織漿液。切口在手指或夾持工具松開后,立即用膠布或棉球加壓止血。4.在玻片的確定位置上,用刀尖上的組織漿液作一適當大小的涂膜(直徑6毫米左右)。要求涂膜均勻,厚薄適當。組織漿不應混有血液。5.涂膜自然干燥后,在酒精燈火焰上固定(以不燙手為宜)。6.固定后及時染色。
三、染色:1.加石碳酸復紅液于涂膜上,用酒精燈加溫至染液出現蒸氣。維持此狀態五分鐘。要注意不使染色液沸騰或干涸,染液將干時,要及時補加染液。2.以清水緩慢沖去染液,滴加1%鹽酸酒精,搖動玻片,使涂膜脫至微帶粉紅色為止。時間一般約30秒鐘左右(對未達要求者可反復脫色)。3.水洗后加鹼性美蘭液復染半1分鐘,水洗自然干燥,鏡檢。四、鏡檢:1.染色后應盡可能及時鏡檢,如不可能,標本應保存在標本盒內。避免灰塵和光照。2.顯微鏡要視野清晰,分辨率高;物鏡用90×或100×油浸鏡頭,目鏡以510×為宜。3.為了減少涂膜中因細菌分布不勻造成的誤差,應選一定順序多檢幾個區域。4.鏡檢結果,按所定標準記錄。
綜上所述,麻風病的危害性大,不管你是否有采取麻風病治療措施,針對麻風病,希望你及早去五官科醫院接受檢查,同時建議麻風病患者做好預防措施,只有注重生活中的小常識,才能從中獲益,進而避免麻風病復發。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麻風病皮膚查菌操作規程應該有所了解,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復。
-
麻風病患者要注意哪些事項呢麻風病不僅危險,同時還具有較強的傳染性,當疾病發生之后,患者會遭受到痛苦的折磨,家人們也是備受打擊,既要照顧到患者的情緒
-
治療麻風病注意的事項是哪些麻風病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因為它的傳染性比較強,所以大家對于麻風病也很重視。很多患者在患有麻風病時會出
-
談談治療麻風病注意事項是哪些麻風病出現以后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因此這種疾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大家在生活中對于麻風病應該及時的了解,這樣既可以幫助我們
-
麻風病都有哪些診斷方式呢麻風病對于患者的危害是比較嚴重的,不僅影響到了身體健康,同時也會在心里留下陰影,特別是要注意鑒別方式,患了麻風病的癥狀,
-
治療麻風病應該注意的事項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的人患有麻風病這種疾病,對于治療麻風病需要注意的事項主要有,在沒有搔癢的慢性皮膚疾病,應想到是否是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