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骨質疏松的發病機制概述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常見的臨床骨科疾病。雖然我們通常認為缺鈣是骨質疏松癥的主要原因,但其實這只是表面原因。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制涉及到體內骨質的變化過程。
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制與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密切相關,這些因素包括藥物、飲食、種族、性別以及生活方式等。根據病因的不同,骨質疏松癥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本文主要討論原發性骨質疏松癥。
第一種是Ⅰ型或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其主要原因是性腺功能缺陷,即雌激素和睪酮的缺乏。無論是在絕經前還是絕經后,性激素的缺乏都會加速骨質的流失。關于骨質損失的確切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主要原因是骨細胞早期細胞的募集和敏感性增加,導致骨吸收速度超過骨形成。在絕經后的五到七年內,骨質流失的速度可達每年1%~5%。結果表現為骨小梁減少,容易發生骨折,如科勒斯骨折和椎體骨折。
雌激素缺乏會使骨對甲狀旁腺激素(PTH)敏感性增加,進一步導致骨鈣流失的增加,但腎臟對鈣的排泄減少,1,25-(OH)2D3生成增加。1,25-(OH)2D3則促進腸道和腎臟對鈣的吸收。PTH的分泌受到負反饋調節,與上述變化相反。此外,破骨細胞還受到多種細胞因子的影響,如TNF-α、IL-1和IL-6等。當性激素缺乏時,這些細胞因子由單核細胞產生,進一步促進骨質的破壞。
第二種是Ⅱ型或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這種類型發生在男性和女性身上,主要是骨形成下降和老年腎臟形成1,25-(OH)2D3減少造成的。這些生理變化導致了皮質和骨小梁的流失增加,進而增加了髖骨、長骨和椎骨骨折的風險。
第三種是Ⅲ型或繼發性骨質疏松癥,主要由藥物和其他增加骨質損失的疾病引起,尤其是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此外,其他疾病也可能導致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發生。
在Ⅰ型和Ⅱ型骨質疏松癥中,女性發病率更高,男女比例分別為6:2和2:1。而在Ⅲ型骨質疏松癥中,男女的發病率沒有明顯差異。Ⅰ型骨質疏松癥的發病高峰年齡在50~70歲之間,而Ⅱ型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在70歲以上。Ⅲ型骨質疏松癥在任何年齡段都可能發生。
因此,當出現骨質疏松癥的癥狀時,我們必須及時了解其發病機制。只有針對具體的損傷機制進行修復,才能盡快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希望通過進一步研究和了解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制,能夠在臨床實踐中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
專家講解引起骨質疏松的原因骨病專家說,骨質疏松癥是一種由骨密度降低引起的疾病。大多數患者都是老年人。疾病給患者帶來的最大危害是骨折的發生,給患
-
中老年引起骨質疏松的病因有哪些?骨質疏松癥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骨骼疾病之一,其病因涉及多個方面。首先,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鈣調節激素分泌會發生失調,
-
中老年為什么會得骨質疏松骨質疏松癥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會導致骨折,對工作和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然而,許多老年人并不了解骨質疏松癥的原因,只
-
中老年患骨質疏松的原因有哪些骨質疏松癥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骨科疾病。這種疾病在當今社會的發病率非常高。患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由于中老年人的體質不再
-
中老年骨質疏松的原因有哪些中老年人患有骨質疏松癥的原因有哪些? 許多老年人患有骨質疏松癥,這困擾著許多中老年人。了解更多關于骨質疏松癥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