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一個自己能開心勝任的職業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人格特點是決定一個人適合哪些職業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職業對此有不同的要求。職業指導就是幫助一個人了解與自己的特點相符合的職業,使這個人更容易“勝任愉快”。
當我的日子在世界的鬧市中度過,我的雙手捧著每日的贏利的時候,讓我永遠覺得我是一無所獲──
讓我念念不忘,讓我在醒時夢中都懷帶著這悲哀的苦痛。……
泰戈爾的這段詩句中描述的是一種若有所失的迷惘和痛苦。這樣的感受,在我們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時也會有。職業選擇并不僅僅是為了謀生,我們常常發現,一個人可以從所從事的職業中獲得許多深切的情感體驗。科學家為了追求真理,藝術家為了追求美,不但廢寢忘食,甚至舍生忘死。在事業的追求中,人的精神之美展現出了迷人的光彩。因此,許多人在專心工作的時候最有魅力。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說過:“一個人能夠成為什么,他就必須成為什么,他必須忠實于他自己的本性。”人需要“傾聽內在的聲音”,“選擇在本質上適合自己的東西”,才能達到自我實現。相反,如果沒有發展和發揮一個人的才能,就常會隱隱地感到不安和失落。可見,職業的選擇和發展是個人發展中至關重要的方面,值得我們深入地思考。
如果只是尋找一種謀生的手段,需要考慮的主要是自己的能力、外在的可用資源以及這個職業賺錢的程度,這確實是進行職業選擇時需要考慮的一些很現實的問題。可是,如果希望職業成為一條實現人生理想的途徑,希望滿足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需求,就不僅僅要考慮這些。即使是從一個人通過職業獲得經濟收益和社會地位的角度來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多數職業中的優秀者都能得到豐厚的回報。問題在于,如果你只是盲目地進入一個目前看來流行的職業,你未必能成為其中的佼佼者,未必能得到豐厚的回報。而且,誰能確保目前看好的職業行情將來不會變化呢?相反,如果你選擇了一個符合自己個性、能力和興趣的職業,你不但容易成功,而且工作過程本身就會帶給你許多快樂和滿足。可以說,從事一個自己“勝任愉快”的職業,是一種幸運和幸福。
怎樣找到一個自己“勝任愉快”的職業呢?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人格特點是決定一個人適合哪些職業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職業對此有不同的要求。職業指導就是幫助一個人了解與自己的特點相符合的職業,使這個人更容易“勝任愉快”。在職業指導中,人格評估是必不可少的成分。霍蘭德的六型人格理論、榮格的人格理論等,都是在職業測評中經常應用的理論指導。例如,霍蘭德根據人們的職業興趣將人格分成六種類型: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管理型和常規型。每種人格類型都有其主要特點及其適合的職業,例如社會型的人喜歡與人打交道,個性熱情、友好、善良、耐心、有責任感等,他們適合社交性工作,如教師、護士、咨詢者等。
一個人獨特的特點不僅包括性格,也包括一個人的能力、動機與興趣、價值觀等。心理學中將動機分為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如果一個人選擇某種工作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父母的期望或者為了工作帶來的經濟收入,這些都是屬于受到外部動機的驅動,也就是說,一個人從事某項工作的原因在于工作之外的東西。如果一個人選擇某種工作是因為他喜歡這個工作的內容,喜歡這種工作方式,這些就是屬于內部動機的驅動,也就是說,一個人從事某項工作的原因在于工作本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內部動機驅動的人,就是真正的“樂之者”,也就是對某項工作真正有興趣的人。
真正的興趣從何而來?對一項工作具有真正的興趣,反復追求、難以舍棄,常常是因為這項工作的某些特點符合了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某種需求。有的人渴望能夠分擔和減輕他人的苦難,所以可能選擇醫生、護士以及心理咨詢師這樣的職業。我們也許會說這樣的人在工作中有崇高的奉獻精神,但實際上,貼近苦難和減輕他人的苦難會帶給他們生活的意義和心靈的滿足,并不只是奉獻。有的人渴望追求真理,所以可能選擇從事科學研究。對他們來說,找到變化的世界背后的規律是一項充滿魅力的事業,因為他們渴望世界公正并且可以預測,所以他們孜孜以求,不覺得是一件苦差事。我們在生活中如果看到一個人堅定而執著地追求一項目標,很可能是這種追求符合他的深層需要,這種需要甚至不是他自己能夠完全意識到的。但有的時候,人們可以覺察到一些,這些可以稱為一個人的核心價值觀。所以,反省自己的價值觀和成長經歷,有助于我們發現自己真正喜歡做什么和適合做什么工作。
真正的興趣也可以從“做得好”中來。我們在學生中間常常可以看到,有的學生因為某一科學得好就更喜歡學,因為更喜歡學就學得更好,培養出對這個學科的很大興趣。與前一種興趣來源相比,這種興趣更受到當前環境的影響,也就更容易有意識地培養。前一種來源的興趣有時候會表現出執著而非理性:一個人在現實的機會上可能難以從事他追求的事業,或者一個人的能力并不適合,但這個人還是百折不撓地堅持要走上這條職業之路。
與職業有關的人格、興趣、能力等方面通常是相互影響的,但也不完全一致。一個人要明確自己的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就需要綜合考慮這幾個方面。而尤其重要的,還是對自己的動機和興趣的深入思考:一方面,人格與職業的關系并不是僵化對應的,而如果可能進行與自己的興趣真正符合的工作,有些能力也可以再培養;另一方面,如果自己堅持渴求一種自己的能力達不到的工作,也需要通過自我反省和心理幫助來解開這個心結。
相關文章
-
什么心理因素有益職場發展在現在的這個生活中,現在很多年輕人也并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樣的規劃,其實我們大家應該要學會了解自己的一些事情,那么只有做好一
-
被女同事嫉妒應該怎么辦我們每個人都是有嫉妒心的,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當看到別人比自己棒的時候,總是會有一些嫉妒心,但是,平時在工作的時候,
-
經常做十件事情讓你生活有奔頭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注意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并且,要學會感恩,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有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全面
-
走到伯樂面前的道路應該怎么走職場生涯當中,有許多非常有才的人,往往會感覺自己出現了懷才不遇的現象發生,其實這樣的現象出現,我們也要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
人們如何學會自薦呢有很多的人怪自己的工作不好,有很多的人怪自己擁有一身才華,沒有遇到預知自己的伯樂,其實這樣的情況下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