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升遷在自己職業生涯中的位置
我們身在職場,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時候,還有其他的想法,就是我們是不是還能升職,我們是不是還能獲得更好的酬勞,其實這些想法都是無可厚非的,接下來我們一起分析升遷的心理因素。
第一號謬誤:升遷人選必須符合工作的需要
這在不太久遠之前的某個年代是正確的。如果有個職位出缺,或是某張辦公桌空了出來,你會找到資格最符合的人來填補這個職缺,或是坐這張辦公桌。你不會想要降低你的員工人數。這在講求精簡的第三個千禧年,可就不再正確了。
現在的升遷遵循著恰恰相反的邏輯。今天的企業會讓工作去配合人選,而非找人選去符合工作。
而這些升遷的背景是:
(1)公司在成長;
(2)我們發現了一個人才,足堪擔當更多的責任;
(3)我們替他量身打造了一個新職位,可以涵蓋他舊有的職責,又再加上一些新的。
有時候,新的職位是如此的不同,你甚至不能再把這種改變稱為升遷。它比較像是給這人一個新的事業。
這是今天富有活力的組織機構中,大部分升遷背后的邏輯。企業不再將好的人才晉升到別人的舊職位上,他們給好的人才新的職位,去配合他的才能。
如果你忽視了這一點,可要自負風險。
第二號謬誤:升遷都是公平公開的競爭
企業都喜歡倡導一個觀念:每回升遷都是夠資格的候選人間,彼此公平公開競爭的結果。
實情卻是,大部分的升遷都會稍微偏袒某一個人。這是人性。你會預期家族企業會被老板的兒子、女兒、甥侄、表兄妹……所支配,老板會傾向于晉升他的門徒,上司會提拔他訓練出來的子弟兵。
即使彼此之間沒有緊密的私人關系,主管也還是會有所偏袒。他們會特別關照過去曾經共事的人,他們也會偏愛他們認為曾受到良好管理訓練的人,他們還會純粹因為對手挖角而晉升某個人。
第三號謬誤:老板依照自己的形象晉升員工
這是一個較為次要的謬誤,因為它有些時候是正確的。老板的確會雇用或晉升跟自己相像的人,他們不僅會偏愛跟自己背景相似、上同一所學校,或參加同一個俱樂部的人,他們也會提拔跟自己有著相同人格特質的人——從工作態度、對他人的敏感度,乃至于穿著和說話的方式。
另一方面,有些聰明的老板了解,他們需要能夠跟自己互補的人,而非自己的翻版。一個只會晉升復制人的公司,其未來將是乏味而墨守成規的。
因此,如果你試圖亦步亦趨地模仿老板,借此得到升遷的機會,結果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那些走著自己步伐的人,也許已經超前你一兩步了。
第四號謬誤:過去的表現總會得到獎賞
這是所有謬誤中最為殘酷的一種,因為優異的表現本該獲得獎賞。
但是外在情勢可能會把事情搞亂。我知道我有時會延遲晉升某些應該升職的人,因為他們太有價值了,無法從原來的工作崗位上移走。我也看到其他公司的一些人,他們被晉升到新的職位大半是因為他們走得開(因為他們的單位被合并了,或是他們進行的主要計劃被取消了,或是其他的理由)。
這兩種情況都不公平。但是如果你在考量自己升遷的機會時,沒有把這樣的情境考慮進去,你便是高估了自己成功的機率。你給了自己過高的分數。
第五號謬誤:所有的升遷都是好的
這不是真的。
如果你接受升遷,轉任一個不符你能力的工作,這不是好事。如果你晉升到一個會跟新同事產生沖突的職位,這不是好事。
如果你晉升到一個較高的職位,但是之前干過這份工作的人全都失敗了,這不是好事。
如果你晉升到一個位于邊陲的辦公室,讓你完全不再有機會每天直接跟客戶及競爭對手接觸,這不是好事。最后,你會失去競爭力。
別被降級給擊垮了
被炒魷魚并不是你在職場上可能面臨的最糟的事。最糟的事是被降級。
有很多人——我管他們叫“降級弱智”——很難接受或理解他們被降級的事實。大多數人對降級的立即反應是把塵封的履歷表找出來,開始找份新的工作。在他們心里,老板等于是打了他們一記耳光。他們不擅處理降級所帶來的羞辱和顏面受損。
如果員工能夠克服顏面受損的問題,降級可以搖身一變為寶貴的起床號,而應對的策略其實相當簡單。
所以,升職在自己的職場生涯中,自己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沒有必要為了升職和酬勞勞累的無法入睡。
-
什么心理因素有益職場發展在現在的這個生活中,現在很多年輕人也并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樣的規劃,其實我們大家應該要學會了解自己的一些事情,那么只有做好一
-
被女同事嫉妒應該怎么辦我們每個人都是有嫉妒心的,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當看到別人比自己棒的時候,總是會有一些嫉妒心,但是,平時在工作的時候,
-
經常做十件事情讓你生活有奔頭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注意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并且,要學會感恩,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有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全面
-
走到伯樂面前的道路應該怎么走職場生涯當中,有許多非常有才的人,往往會感覺自己出現了懷才不遇的現象發生,其實這樣的現象出現,我們也要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
人們如何學會自薦呢有很多的人怪自己的工作不好,有很多的人怪自己擁有一身才華,沒有遇到預知自己的伯樂,其實這樣的情況下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