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職場太過一帆風順好嗎?
在大多數人的心中都有這樣一種心理,他們認為只要能升職加薪就好了,不要管其他的。可是這樣真的好嗎?比如說你到一個公司才幾個月一年都沒有到就升職了,可有的人在公司都工作了兩三年了,也沒升過一次。這會不會讓人很眼紅你呢?會不會和同事有隔閡呢?
“彼得原理”說,企業里每一名員工都傾向于爬升到自己不能勝任的位置。這是對渴求升職的心態最準確的描述。但凡覺得手頭的活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能得心應手的應付過來,人就開始動心思了。有些情況下,公司難得有一個空缺職位,機會稍縱即逝,這一次把握不住,下一次可能就要等好久。這種時候毋庸置疑不能猶豫,即便還沒有充分的準備,也要爭取一下。還有些情況下,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其實非常清晰,所不同的只是每個節點在什么時間達到而已。這時如果出現了升職機會,而自己又有充分準備,自然也應該迎難而上。
不過,升職雖然是好事,卻未必是越快越好。高速的發展在給人帶來職業發展的馬太效應同時,還會讓人更有自信和勇氣來面對困難,但它也有一些可能存在的負面因素。這些負面像機器中未擰緊的螺絲一樣,雖然不影響機器的正常運轉,卻是始終存在的安全隱患。我們沒有必要因為這些因素而停止前進,放棄眼前難得的機會,但是有必要清醒的認識它們,在快速前進的同時為它們設下安全屏障。
少年得志之人多有眼高手低之輩,這就是快速發展的第一個隱患。職業技能的培養,一部分靠天賦,一部分靠超人的努力,一部分靠高人的指點。從這個角度看,一個人的職業水平確實和年齡及經驗關系不大,各行各業都經常出現入行時間不長但思路清晰手法老到的人,他們就是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額外的付出,把需要學習的東西高度壓縮,用幾年的時間得到別人十幾年才會有的經驗。不過,還有很多能力以外的東西是無法壓縮時間的,無論多么聰明多么勤奮,都要到一定的年限才能明白。巴菲特打比方說十個女人同時懷孕一個月也不可能分娩,大意也是如此。
發展太快、升職太早,很容易就錯過了一段經歷的過程。這種損失是隱性的,因為體驗了的人才能體會時間和經歷給自己帶來的錘煉,錯過它的人則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而一旦身居(相對的)高位,就會發現自己有更多的事務要處理,去接觸業務的時間卻越來越少;即使有時間,自己也難以像以前一樣勤勤懇懇的做看起來沒有技術含量又瑣碎的基礎工作了。如果連續快速升職,更可能每個層面的工作都沒有足夠的練習時間。不能不說這可能帶來職業技能根基淺薄的風險。
如果升職以后的結果不是業務領導,而是團隊管理者的話,還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位高徳薄。這里的“徳薄”指的并不是人品,而是指成熟管理者所擁有的從容、沉穩、寬厚的氣度。我發現,較早提拔的管理者往往是自身能力較強且工作成就優秀的,因此他們往往對工作目標和效率的關注多過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關系的關注。這反映在管理工作中就會表現為高度自信、重視目標和數字、強調執行力、追求高效率,同時對相對效率較低或理解力較差的伙伴缺乏耐心、忽視團隊氛圍、不注意自己的表達態度等。這些優點和缺點像硬幣的兩面,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毫不為怪。
如果經歷一些挫折或有多一點時間沉靜下來,這些管理者會慢慢的注意平衡。不過,如果一個人一直順利的提升,意味著他的這種模式一直在取得成就,于是他會覺得這一套是行之有效并且理所應當的,他的行為風格也會因為得到結果的鼓勵而不斷強化,甚至發展為飛揚跋扈和剛愎自用。想知道那些聰明卻讓人厭惡的領導是怎么來的嗎?去問問他們起步時被提拔得多么順利吧。
-
什么心理因素有益職場發展在現在的這個生活中,現在很多年輕人也并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樣的規劃,其實我們大家應該要學會了解自己的一些事情,那么只有做好一
-
被女同事嫉妒應該怎么辦我們每個人都是有嫉妒心的,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當看到別人比自己棒的時候,總是會有一些嫉妒心,但是,平時在工作的時候,
-
經常做十件事情讓你生活有奔頭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注意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并且,要學會感恩,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有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全面
-
走到伯樂面前的道路應該怎么走職場生涯當中,有許多非常有才的人,往往會感覺自己出現了懷才不遇的現象發生,其實這樣的現象出現,我們也要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
人們如何學會自薦呢有很多的人怪自己的工作不好,有很多的人怪自己擁有一身才華,沒有遇到預知自己的伯樂,其實這樣的情況下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