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婚姻中的界限與幸福
“小別勝新歡”,“距離產生美”,這些道理大家都懂。其實這里面所涉及到的就是內心的自我界限。一個內心沒有界限的人,要么對另一半完全依賴,要么自我膨脹,具體表現就是忽冷忽熱,沒能找到一種適中平衡的方式來與人交往。
愛要有適當的“距離”,但不要“疏離”;關系需要“界限”,但不要“局限”。既使是再親密不過的伴侶,也是兩個人,在生活和情感上有屬于自己的部分,也有屬于兩個人共同的部分,這兩個部分是需要共識和平衡的。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這是臺灣某個推銷米的廣告詞,形容煮出來的米飯是黏度適中,我當它來形容我們與人的關系,特別是伴侶或親子這類的親密關系。太黏了,叫人窒息得想要逃開,一方期待更多的親密,另一方希望能獨立自由,形容一個人拼命地在后面追,一個人死命地在前面逃。太松了,又讓人幾乎忘了這關系的存在。愛要有適當的“距離”,但不要“疏離”;關系需要“界限”,但不要“局限”。既使是再親密不過的伴侶,也是兩個人,在生活和情感上有屬于自己的部分,也有屬于兩個人共同的部分,這兩個部分是需要共識和平衡的。
一、保持婚姻中的界限與幸福
一個沒有界限的人是:1.為別人活,而不懂為自己活;2.被人控制,而不懂自我尊重;3.為別人負責,而不懂為自己負責;4.失去控制,而不懂掌握自己。
你需要:為自己做出選擇、決定,并為自己所做的選擇和決定的后果負責任。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掌握自己的生活,而不需要為別人的行為負責。婚姻心理學家長期研究發現,完整、幸福的婚姻總是有根神秘的“愛之鏈平衡”,將婚姻內的兩個不同身份、不同成長背景的人,緊緊地連接在一起,無論春夏秋冬、寒來暑往,還是歲月的滄桑巨變,都始終不渝地永續著兩人真愛的傳奇!而大部分蕓蕓眾生的愛情與婚姻,外表看起來也很不錯,璀璨亮麗,可一陣微風吹來,便陣陣顫抖;倘若強風襲來,后果更不得而知。因此,有人說,大部分人的婚姻,不是活在愛里,而是活在恐懼中。
由于中國幾千年封建文化的桎梏,加上錯誤的社會價值觀的誤導,國人對待婚姻的態度,不自覺地被導向了重視“形”而忽略了“神”的方向;夸大了“外延”的建設卻忘記了“內涵”的經營。釀造出許許多多“爛蘋果”似的婚姻模式,或稱它為新時代的“合作社”一樣的家。不是嗎?婚姻與家庭里缺少真愛,像個“爛蘋果”,表皮光鮮,內核和果肉早已腐爛。婚紗的艷麗尚未褪盡,愛情的贊歌竟已變成了分手的哀曲!多少夫妻,打著一張“為了孩子牌”,維系著項目合作制的家庭!
這一系列痛苦的、麻木的、扭曲的、變形的、生病的婚姻,我們稱其為“共同信念缺失癥”。 何謂婚姻內的“共同信念”?簡單地講,就是兩個完全不同性別、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長歷程、不同價值信念的人,因愛情而走進婚姻里,在共同的生活中創造及培育的“愛”與“價值”。也可以說是兩人各自的價值觀、信念及人格模式的交集部分。
在婚姻里擁有足夠“共同信念”的夫婦,感情會持久地加深,并隨環境、時空的變化增添新的內涵。 美滿而健康的婚姻并非從天而降,是需要雙方用心努力地經營。本著此種理念,在婚姻的道場里修煉成仙——做個快樂幸福的女人或男人,是每個人所享有的“天賦人權”!
二、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積極的自我成長
自我成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說,生命中你所體驗到的一切快樂美好幸福的感覺都與"自我"有關。"自我"是什么?很多人錯誤地以為談自我即是自私、缺少同理心、自大、不顧他人死活等等,這是對自我的誤解。"真正的自我"指的是個體對自己清晰的明確的"知道",知道"我喜歡什么?我害怕什么?我需要什么?我討厭什么?我的價值觀是什么?"了解了自我,既能準確地把握自己的需要,不委屈不壓抑;同時,又能設身處地地顧及別人的需要及感覺。擁有自我的人際關系和婚姻關系是坦蕩的、流暢的、健康的、富有生命力的。
2. 放下對“完美婚姻”的期待
有人,特別是感性發達的女孩,在戀愛當中常常幻想著灰姑娘和王子的愛情故事。那里充滿誘人的玫瑰芳香,那里縈繞著絲絲不絕的情愛蜜語。那里的一切,深深地撞擊著飽富浪漫激情的女人的心扉。于是,一些女孩便對未來的婚姻涂上了夢幻般的色彩,癡想著一個瀟灑健壯的王子時刻不離左右,為她奉上最到位的服務、體貼及呵護。還有些女孩,童年成長的遭遇令她缺少父愛、母愛或安全感,自我感的匱乏令她寄希望于婚姻給她這些滿足,期待一個像父親一樣的男孩照顧她的起居生活。諸如此類的可怕的"美好幻想",將現實平淡的婚姻推向一個十分危險的懸崖,也預示著其將有傷痛的體驗及結果。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也沒有完美的女人和男人,又怎么可能有完美的婚姻和愛人呢?所有的完美期待,均源自頭腦潛意識的"投射效應",將生命成長過程中未滿足的"匱乏性需要"轉移到對婚姻和愛人身上。在"投射"的作用下,這份感情經營得很"心苦",很吃力,也很無奈!原因很簡單,被你期待的另一半,是你的老公,而非你的父母親,他無法也沒可能擔當拯救你靈魂的天使。所以,他很累,你也憔悴!最后的結局可能是,由開始的"完美婚姻"發展到"爛蘋果婚姻"(外表光鮮,內里腐爛),到最后的"豆腐渣婚姻",直至曲終人散!因此,敬告天下有情人,破除對完美婚姻的神話,老老實實地面對真實的自己和真實的另一半,學習成長,修來今生的福緣吧!
3. 婚姻沒有最好,只有合適
對婚姻最好的形容莫過于"鞋子"和"腳"的關系: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配。這是一個辨證的關系:最合適的,也是最好的。婚姻就像一個桌面,靠四條腿來支撐,根基不穩,桌子愈高,就愈危險。維系婚姻平衡健康的四個支柱是:性格、性、愛、責任感。這四根柱子的穩定程度,制約著婚姻的生命力。有的女人對伴侶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就像追趕時尚名人,要有高倉健的冷漠,濮存昕的深沉,F4的青春。凡此對另一半寄予了名人特質的人,在和真實的伴侶互動的過程里,可能會比較辛苦。假如你對他"一見鐘情",他身上散發的某種氣質深深迷醉了你;而某一天,突然感到莫名的失落,你發現你用心地想要發掘對方身上的好,但經過努力之后終將失望,那種感覺是人間最凄涼的悲愴啊。 合適的,就是幸福的;幸福的,就是快樂的!無須奢求豪華、大氣,要的是彼此對眼、舒服即可。
有人說,結婚前請睜大你的雙眼,結婚后請你閉上一只眼睛。這話自有一番道理。培育對婚姻現實感的心理適應力是很關鍵的;同樣,又能學習超越這種平淡無奇,在清湯中"撒"點鹽或糖,于是改變一下口味,就能品嘗到淡淡的甜和淡淡的咸。
4. 愛的承諾
婚姻的本質是一種承諾關系,一種基于愛的承諾。而這種承諾首先來自對自我的肯定及信任。時下都市里流行的"恐婚癥",表面是對婚姻的恐懼,其實是對自我的不信任和不確定。
有人可能會困惑:"我怎么去判定那個人是否適合我?我憑什么來把握?"我曾聽到一位海外華人女性專家說,對你的另一半的把握,你無法用理性和邏輯判斷,只能靠感覺。這種感覺是在你與他的相處中,你的直覺告訴你的。如果你的直覺很堅定地對你說:就是他!沒錯,那就是他了!信任別人需要很大的勇氣,還要冒險。無論現在的社會怎樣的五彩斑斕,亂花迷眼;也不管高新科技有怎樣的出奇制勝的形象打造,他的身上總能飄散出屬于生命精華的元素。這些元素,讓你能感受其心靈的跳躍和血液的流淌聲。
保持婚姻中的界限與幸福,會依賴但不會完全依賴,保持適當的“距離”,但不會彼此“疏離”。在婚姻家庭中,要能積極的自我成長,要放下對“完美婚姻”的期待,找到合適的那個人更重要,當然還要有愛的承諾與責任。
-
為什么感覺每天過得很快一般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疾病的發生,而且嚴重的也會導致患者出現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對于一些年
-
如何對付壞情緒呢在生活中不是無時無刻都能如意的,人們會為家庭生活、個人感情、工作不順等,繼而有發生各種消極情緒,并且使得自己心情感到尤為
-
愛挑毛病的人 肯定也是不夠自信現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愛挑毛病的人,總是感覺別人出現一些缺點和錯誤,其實這些人也并不是那么自信的,所以在
-
壓力大怎么辦?七個小辦法可以快速的解壓現在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壓力大,所以導致很多人出現一些緊張感,或者是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
-
五種常見的病態心理到底有哪些?可能很多人對于常見的病態心理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其實這個屬于是這些心理問題而導致的,如果是沒有很好的及時去發現和治療,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