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可能通過羞恥去真正改變一個人
你覺得羞恥感會讓一個人真正的改變嗎?從而下定決心痛改前非,洗心革面嗎?還是說羞恥心會讓人陷入到自己的行為模式中,讓自己變得更具攻擊性,從而破罐子破摔呢?我們羞辱別人,到底是為了讓別人能夠真正徹底的改變,還是僅僅因為羞辱別人能讓我們感到一時痛快?
一、你永遠不可能通過羞恥去真正改變一個人
現在這里跟大家澄清兩個概念:內疚和羞恥感。
也許你在心里疑惑著,有沒有羞恥感是健康的,是可以讓我們更加有道德意識的呢?很多心理學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羞恥感是一種幾乎只有負面影響的情緒。
羞恥感和內疚情緒的最大區別是:羞恥感在說“我是壞的或者我不夠好”,而內疚在說“我做了錯事或者我做的還不夠好”。內疚讓我們更有動力去修正我們的行為,而羞恥感則更可能讓我們絕望。因為當我們認定自己有缺陷或者是自己不好時,改變就變成了一件沒有希望的事情。
心理學家在對400多個孩子為期8年的道德情感研究中發現,那些容易產生羞恥感情緒的孩子們, 更可能被學校開除,吸毒和自殺。而那些更容易產生內疚感的孩子們則更有可能申請大學并且參與社區的志愿活動。他們更少會去自殺,酗酒,吸毒,并且在更晚的年齡開始有性行為。
當然這并不是說我想告訴老師和家長去讓自己的孩子產生內疚的情緒,而是為了強調羞恥感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許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也許是時候我們重新考慮,是否還要繼續用羞恥孩子的方式來教育他們?
二、為什么羞恥感不可能讓我們真正的改變?
當我們的身份被我們最惡劣的行為定義時,我們是無法活下去的。每個人必須能夠把自己看作是復雜并且多面的個體。當這個事實被模糊化的時候,人們就要把自己包裹在層層否認中才能夠生存。我們怎么可能為自己是誰道歉,而不是為自己的行為道歉?
當我們覺得一件事情發生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是誰,那么我們就不太可能為自己的行為道歉,因為道歉意味著否定我們是誰。羞恥感不是完全不能改變一個人的行動,但這種改變是暫時的并具有破壞性的,我們在羞恥感中往往陷入到一種絕望和無力感,而不是一種改變自己的力量。
三、打破羞恥感,同理心來的永遠不晚
也許你要問,那如果別人或者我們自己已經體驗到了羞恥感,或者在羞恥感當中時,我們要怎樣去幫助自己和別人呢?打破羞恥感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建立連接。羞恥感讓我們覺得無地自容,讓我們覺得跟整個世界隔離,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有很大的勇氣和同心理來建立連接,讓羞恥感不再成為我們“骯臟的小秘密”。其實你想做的,不過是能自然的表達自己,但我想你已經盡力了,從0到1的突破,你已經很有勇氣了。
尋醫問藥網在此建議各位,愿我們都能以正確積極的姿態來對待自己的羞恥感,并懂得在脆弱中,在逆境中找尋自己強大的力量。但同時不要以羞恥的方式對待身邊的人,特別是各位家長,一定不能忽視強調羞恥感帶給孩子們的負面影響,也是時候重新考慮是否應該繼續用羞恥感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了。
-
影響孩子心理的家庭因素一般在家庭中我們都知道很多人都會存在很多的莫名其妙的關系,而且就像一些夫妻之間的關系,或者是子女之間的關系,或者是婆媳之
-
住高層的人陽臺有哪些注意的事項?一般現在的房子都是一些小高層,但是在小高層上面住著,其實也是有很多的風水禁忌的,如果是想要自己變得越來越隨心,那么現在就
-
警惕 十種心理壓力會讓你家庭破碎因為現在的社會也是越來越開放了,人們的思想也是,開放了很多,現在的婚外戀其實也是有非常多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警惕十種心理壓
-
如何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在處理家庭關系時,尤其要注意處理好親子關系,良好的親子關系對于兒童的個人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對于兒童心智的開發,各方面素
-
你的孩子是哪種氣質?如何正確教育自己的下海孩?沒有哪個父母生來就懂得如何教育自己子女的,都是需要一個不斷探索摸索學習進步的過程。其實孩子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