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問題多因失教
黑龍江省大慶市精神衛生中心最近的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兒童心理問題不容樂觀。專家分析,這主要是由于家長和學校教育引導不當帶來的。
這家心理衛生機構在對2000名小學生和學齡前兒童的調查中發現,有30.3%的孩子存在明顯的心理障礙和心理問題,其中40%有情緒不穩定(經常發脾氣、心情時好時壞、學習時情緒忽高忽低、心煩等),適應不良(對新環境如學校生活不適應、不習慣老師的教育方法、與同學相處不好等),學習壓力感過強(感到學習負擔重、聽到考試就緊張)等問題。
這家中心的心理科主任趙希武等人分析認為,造成兒童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習至上的錯誤家庭教育觀念。一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期望值過高,把孩子的學習看得過重。父母的這種觀念通過各種方式傳遞給孩子,往往造成子女學習壓力過重。其次,社會上成才觀念的誤區也間接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們認為只有上大學才是成才,否則就要被家庭和社會歧視,迫使孩子把過多的時間投在學習上,影響了孩子的社會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人際關系問題也隨之產生。此外,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也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用挖苦、尖刻的語言刺激學生,更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兒童心理科醫生姜欣指出,除了學習,孩子們都有愛玩的天性。在玩耍中,他們學會了與人相處,模仿伙伴們的為人處世方法,學會忍讓、寬容、合作等人際交往的優良品質和性格,這是兒童自我發展的需要。違背孩子成長的正常發展規律,管束過嚴,經常打罵,會形成兩類性格的孩子:一類孩子壓抑天性,變得內向、膽小怕事,沒有自信心,敏感自卑,創造能力差,不會與人交往;另一類較倔強的孩子則形成逆反心理和反抗性格。
專家提醒,孩子的心理健康應引起高度重視,家長和教師要端正教育觀念,多以平等的心態與孩子溝通,杜絕責罵和訓斥,關注孩子精神上的變化,如焦慮、膽小、孤獨等心理癥狀,及早預防,使孩子的身心健康保持在平衡狀態。
-
記錄自己的心情可以消除內心的抑郁情緒感覺低落或惱火?你的荷爾蒙可能要承擔全部責任。自然療法,例如,在日記里寫下消極的情緒或喝中草藥可以幫助你感覺好點。
-
青春期綜合征的對癥治療方法青春期是大家都必經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是最難以管教的。很多家長和教師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十分的頭疼,就怕他們出現
-
緊張焦慮會影響女孩子的身高美國紐約州心理研究所兒童心理學家對716個從9歲到18歲的孩子做了9年的跟蹤研究,發現感覺緊張的女孩子會比感覺快樂的女孩子矮5.0
-
青少年叛逆心理如何克服對于青少年的叛逆期,這是很多家長都十分頭疼的,但是對于青少年來說,這又是他們必經的一個階段。因此,家長應該如何克服孩子叛
-
怎樣判斷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青春期心理健康是很多人都十分關心的問題,青春期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時期,若是大家沒有注意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那么就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