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培養會決定孩子一生
近年來,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備受關注。據調查,全國4~16歲少年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率高達13.91%。在北京的一項調查發現,32%的中小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中國大城市兒童有7%~20%存在各種類型的人格障礙或心理疾病。本該擁有花樣年華的青少年,何以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人格危機?心理衛生專家的分析和建議,或許能喚起全社會對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足夠重視,糾正大家對于孩子教育理念的一些偏差。
小楊是一名13歲的初二學生,因父母忙于做生意無暇管他,從小由奶奶養大。奶奶視小楊為心肝寶貝,給他很多零花錢。整日零食不斷的小楊因此養成了愛花錢的惡習。小學時,他經常因為錢不夠花而養成了小偷小摸的習慣。進入初中以后,小楊開始經常說謊,好發脾氣,不愿接受父母和老師的批評,而且,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好支配和指責同學,缺乏同情心。有一次班級大掃除,他故意將水潑到清掃過的地面,還哈哈大笑。為此,同學們都遠離他,他幾乎沒有朋友了。
許多心理障礙根源就在兒童時期
小楊到底怎么了?他的父母焦急地找到醫生,詢問中充滿著困惑和無奈。醫生告訴父母,孩子目前的情況屬于“品行障礙”,很容易導致成年后人格變態和犯罪。
的確,心理異常、人格變態與惡性事件及犯罪關系密切。近幾年來,從劉海洋事件到馬加爵事件,以及屢屢見諸報端的各種學生自殺、殺父弒母、殘害同學等案件,幾乎都能從當事人身上看到病態人格的特征。據廣州某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理咨詢門診統計,3828個咨詢病例中,10~29歲的青少年學生占66.35%,病態人格的咨詢病例則占了87.5%。廣州的一項調查表明,有人格障礙的學生比例在逐年上升。來自北京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大城市兒童有7%~20%存在各種類型的人格障礙或心理疾病。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普遍對心理健康開始關注,“抑郁癥”,“焦慮癥”大家已經不再陌生。然而,兒童心理問題尚未引起重視。殊不知,許多的心理障礙根源就在兒童時期。
-
記錄自己的心情可以消除內心的抑郁情緒感覺低落或惱火?你的荷爾蒙可能要承擔全部責任。自然療法,例如,在日記里寫下消極的情緒或喝中草藥可以幫助你感覺好點。
-
青春期綜合征的對癥治療方法青春期是大家都必經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是最難以管教的。很多家長和教師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十分的頭疼,就怕他們出現
-
緊張焦慮會影響女孩子的身高美國紐約州心理研究所兒童心理學家對716個從9歲到18歲的孩子做了9年的跟蹤研究,發現感覺緊張的女孩子會比感覺快樂的女孩子矮5.0
-
青少年叛逆心理如何克服對于青少年的叛逆期,這是很多家長都十分頭疼的,但是對于青少年來說,這又是他們必經的一個階段。因此,家長應該如何克服孩子叛
-
怎樣判斷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青春期心理健康是很多人都十分關心的問題,青春期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時期,若是大家沒有注意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那么就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