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 孩子患心理疾病機率更多
離異對孩子的心智和心理健康產生深刻的影響。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心身障礙病區副主任醫師余志書指出,從小孩子生活在氛圍融洽的家庭,對其健康成長十分有利,如果遭遇不正常的氛圍,比如父母離婚,家長處理不好,就有可能對孩子的心理成長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患上心理疾病。所以如何在解決婚姻痛苦的同時,又能將對子女的傷害減至最低,是離異父母應學習的課題。
父母離婚 孩子患心理疾病較多
父母離婚對末成年子女造成精神創傷。有些兒童在父母離婚的心理刺激下,性情發生改變。有的變為粗暴、煩燥。有的兒童在消極情緒持續、強烈作用下,發生心理疾病。離異家庭的孩子在各種心理狀況上都比正常家庭同齡兒童差,他們往往表現為情緒低落、內疚、自卑、意志消沉、心事重重、過度的恐懼和擔心、多疑和寂寞。
有的父母將離異的仇恨遷怒到孩子身上,有的則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幼兒缺乏辨別能力,從而會對父母產生心理上的隔膜,出現逆反心理;蛘邥耘涯、“變壞”的行為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會出現精神分裂、自閉癥、恐懼、憂郁等癥狀,甚至想到自殺。
父母離異 孩子仍要健康成長
余志書提醒大家,要謹慎對待婚姻,不要當“閃婚閃離”族,尤其是孩子特別小的家庭。如果婚姻真的不可救藥,不要讓孩子變成離異家庭的問題兒童。
1、給孩子足夠的關愛。父母離婚,反應在孩子頭腦中最直接和真實的感覺就是要失去父親或母親。因此,離婚后的父母無論內心多么惱怒,都不要把自己的怨恨撒在孩子身上,影響孩子的心靈。要讓孩子明白,父母離婚并不改變對他的感情和態度,應誠摯地告訴孩子,離婚只是父母分開,父母依然愛他。
2、不要讓孩子成為父母競爭的犧牲品,F在家庭只有一個獨生孩子,有些父母離婚后都想要孩子。有的父母恰恰相反,誰都認為孩子是負擔,用孩子來報復對方。無論是哪種競爭方式,都不利于孩子成長,孩子會變得自私、虛偽、愛撒謊。父母在離婚后,仍應注意對孩子教育的一致性,一貫性,使孩子在嚴格紀律的約束下,健康成長。
3、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性的社會活動。離婚后的孩子,往往心情壓抑,性格內向,不喜歡社交。家長應鼓勵他們參加集體活動,以培養其積極的情緒和良好的性格。通過參加一些有趣的活動,性格會變得開朗、活潑,從消極、悲觀的情緒中解脫出來。
-
記錄自己的心情可以消除內心的抑郁情緒感覺低落或惱火?你的荷爾蒙可能要承擔全部責任。自然療法,例如,在日記里寫下消極的情緒或喝中草藥可以幫助你感覺好點。
-
青春期綜合征的對癥治療方法青春期是大家都必經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是最難以管教的。很多家長和教師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十分的頭疼,就怕他們出現
-
緊張焦慮會影響女孩子的身高美國紐約州心理研究所兒童心理學家對716個從9歲到18歲的孩子做了9年的跟蹤研究,發現感覺緊張的女孩子會比感覺快樂的女孩子矮5.0
-
青少年叛逆心理如何克服對于青少年的叛逆期,這是很多家長都十分頭疼的,但是對于青少年來說,這又是他們必經的一個階段。因此,家長應該如何克服孩子叛
-
怎樣判斷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青春期心理健康是很多人都十分關心的問題,青春期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時期,若是大家沒有注意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那么就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