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強的人容易患上強迫癥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好強的人,一般人爭強好勝的人也并沒有那么的危險,但是長期爭強好勝可能導致自己強迫癥的出現,會給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帶來影響。
小董發現,自己的“忍不住”越來越多了:老忍不住把MSN、飛信全打開;隔幾分鐘就忍不住查收新郵件;去洗手間忍不住要帶手機,生怕錯過來電……如今,很多職場人都有類似的強迫表現,比如反復檢查是否帶鑰匙、發郵件前反復核對,甚至走樓梯必須靠右邊……
一項《辦公室一族,你是否有強迫癥狀》的調查顯示,近三成參與者“經常強迫自己做不必要的事情”。其中,38%的人會“強迫檢查鎖門”,14%的人會“強迫晚睡”。此外,24.6%的人認為銷售是“最易強迫”的行業,余下分別為設計、公關、人力資源等。
一般而言,職業、性格好強和壓力太大是職場強迫行為的三大誘因。首先,會計、電力、航空等行業涉及金融或人身安全,一個馬虎就可能導致重大損失,使得這些肩負重責的從業者難免反復檢查、核對,甚至將強迫行為帶到生活中。其次,好強、完美的人往往會給自己設定很多目標或規矩,告訴自己一定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這本是件好事,有助成功,但太好強或過分追求完美會讓自己活得很累。最后,壓力大會導致焦慮感提升,激活控制肢體的植物神經,使人們下意識地通過一些強迫性的“小動作”來發泄壓力。
對工作、生活影響不大的強迫行為不必在意,適度強迫還可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但如果癥狀嚴重,就要嘗試找出壓力源或反思自己的性格是否有問題。強迫的人可嘗試日本心理學家森田正馬針對神經癥的療法,即“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以“帶著癥狀生活”的態度面對自己,很多強迫行為就會消退。要強調的是,有強迫癥狀不一定是強迫癥,一定要由專業人士做評估。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還是要適當保持寬容的,不能太過于爭強好勝,太過于爭強好勝的結果是不好,心理上面健康才是最重要。
-
記錄自己的心情可以消除內心的抑郁情緒感覺低落或惱火?你的荷爾蒙可能要承擔全部責任。自然療法,例如,在日記里寫下消極的情緒或喝中草藥可以幫助你感覺好點。
-
青春期綜合征的對癥治療方法青春期是大家都必經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是最難以管教的。很多家長和教師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十分的頭疼,就怕他們出現
-
緊張焦慮會影響女孩子的身高美國紐約州心理研究所兒童心理學家對716個從9歲到18歲的孩子做了9年的跟蹤研究,發現感覺緊張的女孩子會比感覺快樂的女孩子矮5.0
-
青少年叛逆心理如何克服對于青少年的叛逆期,這是很多家長都十分頭疼的,但是對于青少年來說,這又是他們必經的一個階段。因此,家長應該如何克服孩子叛
-
怎樣判斷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青春期心理健康是很多人都十分關心的問題,青春期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時期,若是大家沒有注意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那么就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