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求職的心理誤區
春暖花開的時節,也到了大學畢業生落實工作的關鍵時期。如何才能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求職過程中有哪些心理誤區需要識別與避免呢?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白玲工作室的首席咨詢師白玲和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許燕。
選工作:忘記了短期與長期目標的關系 小譚是一所知名大學的應屆畢業生,上學期間積累了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成為各用人單位的“搶手貨”。他卻產生了苦惱:有的工作待遇很好,但自己不喜歡;自己喜歡的,待遇又很差。 白玲認為,這是一個人短期抉擇和長期抉擇的問題。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前3年是一個人逐步認識社會和認識職業的過程,工作應該有助于自己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在這個階段,關鍵是培養自己把每一件事情做好的能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先完成短期目標,找個高薪的工作,把興趣先放一放;家庭條件好的學生,沒有近憂,可從長遠考慮,為發展打好基礎。 許燕教授指出,風險和報酬成正比關系,在選擇工作時也是如此。過于理想化的選擇,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心態要平和一些,把現實看得更多樣化一些。做好現在的需求和未來的發展之間的權衡,心理上就會減少許多沖突。 寫簡歷:只從自己的立場出發 有一位云南某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大學4年得了很多第一。他覺得自己條件十分優秀,一心想去外企,簡歷投了不少,但很多企業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給他。 白玲認為,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他的簡歷太簡單,沒有表現出企業想要的東西。投簡歷時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你是企業的領導,你歡迎什么樣的新人加盟呢?所以要充分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然后有針對性地制作求職信。一份精心準備的求職信,也讓企業覺得你對他們非常重視。 許燕教授指出,簡歷是推銷自己的手段之一。簡歷要把自己的優勢展示出來,要與眾不同,而不是面面俱到。很多大學生在選擇職業時漫天撒網,這是一種不知所措、生怕喪失機會的表現。現在上了大學不一定就能解決工作問題。大學生也得考慮自身定位,調整好期望值。無論多優秀,都應該抱著先到基層鍛煉的心態,機會自然就來了。 面試:心態上操之過急 小常是個活潑漂亮的女孩子,今年已經參加了不少單位的面試。在面試的過程中,她表現得十分活躍。但往往面試過后,企業方面就沒有什么消息了,這讓她很惶恐。 白玲說,在面試時,要根據企業和招聘崗位的實際情況,恰如其分地表現自己。如果你應聘的是銷售崗位,就應該表現得積極主動,充滿活力和熱情;如果你應聘的是市場崗位,應該表現你很有創意,很有想法;對于行政崗位,則要表現得穩妥、謹慎和周全。當然,不同的企業對人的要求也不一樣,外企喜歡主動型的人;國企則要求穩妥第一。 許燕教授說,在激烈的競爭中,恰當地表現自己十分重要。表現錯位的主要原因是操之過急。找工作關鍵在于找準目標,這樣成功率更高。如果像沒頭的蒼蠅一味亂撞,即便是頭破血流可能都找不到滿意的工作。
-
職場中人際交往的技巧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大家應該要學會一些禮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職場中人際交際的一些技巧,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了解,
-
為何投了簡歷沒反應 注意這4個原因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需要工作,因為這樣的話也是代表自己的一些生活,而且經常工作也可以添加一些樂趣之類的,
-
面試時如何加分 教你4個方法面試的時候到底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更好的給自己去添加一些分數的呢?我們都知道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競爭,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
面試時千萬別出現這5種情況在面試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嗎?在面試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大的講究的,如果是不成功的話,也會讓自己失去這樣的一個機會的,所以大家
-
職場新人犯8個錯誤毀掉前程作為一些剛剛工作的一些人員,那么在生活中的人還是應該要多注意,如果是平時不注意一些細節的,而且這樣的話肯定會讓自己失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