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自己成為職場“雞肋”
出入豪華商務中心,可還是隔著櫥窗與世界名牌遙遙相望; 公司一有風吹草動,第一個被“炒魷魚”的可能就是你; 假如你主動離職,老板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找上百個比你更優秀的; 復印、打字、倒水、跑腿……所有同事不想干的事兒統統由你包攬; 雖然你已經足夠努力,可是升職、出國培訓的好機會總也輪不到你; 你很迷茫,不知道將來路在何方; …… 這是職場上一些小白領的真實生活,在光鮮的外殼里有著太多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內瓤。根據上海市勞動部門今年的統計數據,相對于技術含量較高的藍領崗位來說,這類白領的薪水已失去優勢,身價在貶值。我們姑且把他們叫做“雞肋”白領吧。假如你也有上述狀況,就要小心了。
不是你不明白,而是這世界變化快!今天還是部門主管,明天就有可能因為公司的變革而成為“犧牲品”;今天還是拿高薪的“職場貴族”,明天也許就淪落為失業族。人在職場,往往身不由己,不是被知識淘汰,就是被職場淘汰,失業的危險信號總會頻頻閃爍>>>>小心,四類人“飯碗”難端
專家建議:塑造核心競爭力 早日實現轉型
屈輝認為,如果你發覺自己有變成“雞肋”白領的危險,那么,與其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之間搖擺不定,還不如早作準備,抓緊時間充電,掌握某一方面的專業技能,盡快實現職業轉型。
美國當代營銷大師阿爾·里斯與杰克·特勞特在美國《廣告時代》雜志上撰寫的文章《定位新紀元》,首次提到了“定位”這個概念。而在今天,“定位”兩字已是營銷學者和營銷人員在做營銷戰略和規劃時的專業詞匯。定位法則帶給營銷者們的是一次觀念上的革新,如果結合職業生涯,同樣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啟示>>>>職場沉浮 需要準確定位
職場風云變幻莫測,其間玄機自然也是層巒疊嶂不可一言蔽之,在一套表面的規則之下,還涌動著潛規則,如何來應對這難以言及的規則呢?以下是一些切實可行的做法 。
“雞肋”式的工作
孫麗是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在一家外資公司任部門經理助理,月薪3000元左右。年輕靚麗的她,畢業兩年里換了幾份工作,不外乎助理、秘書、文員、前臺等。最近,她一咬牙又辭了職,報名參加茶藝師培訓,決心做個茶藝師。很多朋友不理解,放著好好的白領不當,辭職去學什么茶藝?可孫麗自有一番道理。
“說是白領,可每天干的活,不外乎跑跑腿、幫經理寫寫英文Email、打打字、接待客人什么的,凡有個大學文憑的人都能干。跳槽呢,最多挪個窩繼續做助理,學不到一技之長。我一晃就要奔30歲了,還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兒!
生活忙忙碌碌,找不到出路,這樣的生活是你想要得嗎?如果不是,為何不選一種你想要的生活?>>>>選一種你想要的生活
孫麗準備學了茶藝之后,利用自己的英文特長,向外國友人介紹中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她還想競選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茶藝形象大使”。
“我有個同學是做IT銷售的,剛畢業時薪水沒我高,工作也很辛苦,可現在,人家月薪已超過我3倍,不斷有獵頭公司找上門來。我呢,工作兩年下來,原來以為外語是自己的優勢,可現在誰不會!3000塊的薪水說高不高、說低不低,工作也沒什么挑戰性,每天原地踏步,知識一點點被‘折舊’!
“現在我總算找到了一個既感興趣,又能發揮專長、實現自我價值的職業,盡管沒人理解,可我還是要盡早告別這種表面風光、感覺卻像空中樓閣般的小白領生活。”孫麗說。
“我以前很喜歡這份工作,可是現在,唉,越做越沒勁!”、“這次任務又沒完成,最近屢戰屢敗,是不是我的工作能力下降了?”……常聽到上班族這樣抱怨自己的工作。日益加劇的競爭和超負荷的工作量,使職場變成了“戰場”,不少人剛參加工作時躊躇滿志的沖勁漸漸被消失殆盡。這種在職場上表現出的身心透支的現象是一種慢性職業病,心理學家稱之為職業枯竭癥。>>>>職場心理疲勞現象探析
如果被“不想工作”的心理壓抑得喘不過氣來,該怎么辦?如果說“不想工作”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心靈癥狀,那么“先行者”們都采取了哪些自我治療方式呢?也許大多數人還是會硬著頭皮一如既往地工作下去,可也有那么一部分人,任由“不想工作”的心態發展下去,卻意外地展開了一段不一樣的新生活。不想工作:讓物質走開;不想工作:只與心情有關。
擴展閱讀:職場不如意 拒絕累積失落
“雞肋”白領的尷尬
東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高級主管屈輝認為,白領成“雞肋”事出有因。像孫麗一樣,大學畢業后,這些人幸運地進入了外國公司的代表處,或是小型外資企業,擔任助理、行政、文員,甚至是首代助理,工作較清閑,薪水可能比同一時間做銷售、技術的同學略高一籌。他們每天有效的工作時間可能只有幾小時,而此時做銷售或技術工作的同齡人卻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術,拼命跑客戶,加班加點完成工作任務。比起他們,悠閑的白領生活很讓人羨慕?墒,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兩三年,白領一旦失去了安逸工作,可能一下子便跌進了迷茫之中:上哪里再去找這樣既清閑、薪水又不錯的工作?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再過兩年,年齡上也失去優勢了,哪里是我的職業發展方向?
屈輝認為,很多年輕人大學畢業后便順利地謀到了一個門檻較低、工作相對輕閑的工作。他們大都在公司里從事行政、助理等輔助性的工作,沒有機會深入接觸業務,工作職責比較寬泛,挑戰性不強。造成的后果是,他們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養尊處優,每天重復著簡單、瑣碎而沒有挑戰性的工作,學習充電的機會較少,與外界社會的聯系機會不多,無形中造成職業競爭力下降。隨著年齡的增長,面臨著要跟一幫師弟、師妹們搶飯碗的危險,此時他們不肯放低原有身價,再去尋找工作機會,就成了所謂的“雞肋”白領。
“雞肋”白領四大癥狀
職業門檻低 招聘會上,助理、文員、客戶服務等職位的應聘者總是擠破了頭,其中職業門檻較低是主要原因。有大專以上文憑、懂一點英文、會操作電腦,加上1年以上工作經歷,就可以踏進白領圈了。>>>>看看你2005年職運如何
核心競爭力缺乏 像孫麗一樣,很多人在工作兩三年后才幡然醒悟,思考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兒:是英文嫻熟,還是打字速度比別人稍快一點,抑或對哪里能訂到便宜機票爛熟于心?如果說做銷售的須懂得推銷藝術,干技術的要深諳專業技能,那么“雞肋”白領們缺少的恰恰是以技術或業務經歷為支撐的核心競爭力。>>>>職場白領女性遭遇中層危機
職業目標不明確 因為沒有機會接觸公司核心業務,從事的都是輔助性的簡單工作,“雞肋”白領們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缺少規劃。一個明顯的表現是,這類人的跳槽頻率比較高,且沒有明確方向。>>>>讓不快樂學習快樂
身價貶值 根據上海市勞動部門的統計,去年上海大專以上學歷的生產技能人員平均年薪為29736元;而擁有高級工以上技術等級的,則為31320元;既有大專以上學歷、又有高級工以上技術等級的,平均年薪為34456元。相比之下,企業里培訓員的平均年薪為31057元,檔案管理為30605元,人事部經理助理為30557元,且工資增幅都在10%以下。相對于技術含量較高的藍領崗位來說,這類白領的薪水已失去優勢。>>>>為職場“受氣包”支招兒
都市白領,面對的不僅是21世紀的不安定、不可測的多變經營環境,同時還要面對來自上司的壓力,來自公司同事和部屬的挑戰,來自公司經營策略的變化……這群人所面對生存的壓力與岌岌可危的態勢決不是努力加苦干就能應付的。因為,每天都會有新的競爭對手在他們身邊不斷涌現。此外,他們所面對的還將是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利潤空間的無限壓縮,而壓力也決非僅僅來自外在的空間,更有自身的自危感受 。
-
職場中人際交往的技巧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大家應該要學會一些禮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職場中人際交際的一些技巧,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了解,
-
為何投了簡歷沒反應 注意這4個原因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需要工作,因為這樣的話也是代表自己的一些生活,而且經常工作也可以添加一些樂趣之類的,
-
面試時如何加分 教你4個方法面試的時候到底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更好的給自己去添加一些分數的呢?我們都知道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競爭,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
面試時千萬別出現這5種情況在面試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嗎?在面試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大的講究的,如果是不成功的話,也會讓自己失去這樣的一個機會的,所以大家
-
職場新人犯8個錯誤毀掉前程作為一些剛剛工作的一些人員,那么在生活中的人還是應該要多注意,如果是平時不注意一些細節的,而且這樣的話肯定會讓自己失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