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儲備心理資本
一晃春節的七天長假,在“除舊迎新、吉祥歡樂”的春節主題中悄然離去。對中國人來說,春節絕不僅僅意味著“休息”和“放假”,它更多的是體現著一種文化、一種氣氛、一種情結。
這種情結深深地印在每個人的心里,令人回味無窮。于是有人興奮、有人快樂、有人悲觀、有人沮喪,如果不及時調整心態,會使人靜不下心、干不了活,更有甚者,有人會因心理失衡而引發悲劇發生。
以良好的心態回歸日常生活,是健康理念的一個內涵。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的基石是由四個方面組成:“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前三個內容,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納,并實施于行動,對心理平衡許多人的理解還存在誤區。
比如,常見的焦慮癥、強迫癥,就是因為一些人在春節期間錯誤地理解送禮,他們不是按照我國的習俗,送健康、送友誼、送快樂……而是盲目地攀比,結果送禮送得自己經濟緊張,影響了節后的生活。還有的擔心送得不合適,又要讓人說閑話;不送又怕得罪人。于是,送的對不對、送的周全不周全,是否還有該送的沒送等問題困擾著人們,由此引發節后的恐懼和煩惱,雖然知道已經過完節了想也沒有意義,但就是克制不了自己,因此上班后整天無精打采的。此種情況需要當事人調整認知。
還比如,節日聚會時,看到他人經濟條件好,衣著打扮比較入時,而自己的衣著很一般,于是就不愿意和人家說話,甚至找借口提前離席。即使勉強留下來也是悶悶不樂,很掃親友的興。這種狀態就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如果,在節后這種情緒依然存在,甚至越來越重,請立即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心理疏導,否則會影響工作和生活。
再比如,節日期間親朋好友聚會時,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訴說親情、友情、和愛情,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憧憬未來的幸福。此時,大多數人不以職務、金錢、地位來炫耀自己,但是有部分人,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自戀心理嚴重,不停地炫耀自己,貶低他人,讓在座的親朋好友高興而來,掃興而去。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是心理不成熟和心理失衡具體表現,也是造成人際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如果節后還對此事耿耿于懷,說明當事人的心理康復能力較差,需要求助社會支持系統的幫助和心理疏導。
還有春節后,許多人依然沉迷在喝酒、打牌、上網中,不愿上班,即使上班了也表現萎靡不振,不愛說話。曾有調查資料顯示,半數白領春節過后有上班恐懼癥。
那么,怎樣以良好的心態過好節后的日子呢?
首先,儲備心理資本,有了心理資本人就能遇事不慌、舉止得當、寬容大度、順其自然。
什么是心理資本?心理資本是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具體表現(1)為對工作、對生活有信心,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來獲得成功;(2)對現在和未來的成功有積極的樂觀態度(3)對未來充滿希望(4)對困擾自己的問題和不如意的現狀有持之以恒的耐力去解決或改變。
其次:
1、按照日程安排工作和生活,不要給自己的懶散找借口,常給自己心理暗示“節已經過完了,該恢復常態了……”
2、如還有親友需要拜訪,一定要提前打招呼,免得不請自到或撲空,引起雙方心理上的不滿和猜疑。拜訪盡可能安排在周末或周六、日,以免體力不支。
3、多參加集體活動,適當有些“從眾心理和行為”有利于矯正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傾向。
4、與人交談時,多傾聽,適時發表自己的看法,盡可能不打斷他人的講話,不樹敵、不隨意挖苦和諷刺他人,保持溝通順暢,信息多,便于對事情做出正確選擇。
5、每天有適當的戶外活動,利用有氧運動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6、節日后飲食要注意合理搭配,盡量多吃蔬菜和水果,減少脂肪和食鹽的過量攝入。
7、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能使人的“認知、情感、意向”三者協調統一,有利于正確理解領導的意圖,有利于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總之,春節后的心態調整,是健康和工作的需求,既需要良好的客觀環境,也需要個體的主觀努力。
-
職場中人際交往的技巧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大家應該要學會一些禮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職場中人際交際的一些技巧,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了解,
-
為何投了簡歷沒反應 注意這4個原因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需要工作,因為這樣的話也是代表自己的一些生活,而且經常工作也可以添加一些樂趣之類的,
-
面試時如何加分 教你4個方法面試的時候到底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更好的給自己去添加一些分數的呢?我們都知道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競爭,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
面試時千萬別出現這5種情況在面試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嗎?在面試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大的講究的,如果是不成功的話,也會讓自己失去這樣的一個機會的,所以大家
-
職場新人犯8個錯誤毀掉前程作為一些剛剛工作的一些人員,那么在生活中的人還是應該要多注意,如果是平時不注意一些細節的,而且這樣的話肯定會讓自己失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