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IT從業者的心理健康走向
對于IT企業各階層的員工而言,壓力那么多,而主觀感受的快樂卻那么少。滿懷激情地走出校園,就被湮沒在“蟻族”群中,成為掙扎底層的“蟻民”;在城市中剛剛立足,賣PC為生,成為自輕自賤的“P民”;躋身白領,在多年疲于奔命的奮斗中,成為自我迷失的公司人,也就是IT“公民”。
IT公司的“公民”已經成為高危人群——《計算機世界》的調差顯示:57%的“公民”最關心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緩解工作壓力”;50.6%是“調適自己的心理健康”;31.7%是調適人際關系;31.7%是解決家庭壓力。超過50%的人認為自己有必要接受心理機構的輔導和治療。
IT行業里有一種其他行業罕見的職業倦怠感,“不知道為什么,我在工作中無法找到樂趣,現在我是個老手了,壓力比原來小了,可也沒有了動力,像我這樣的人也就只能混到這樣了。我也想過跳槽、創業,但是我老了,跳不動了。”30出頭的韓青顯得暮氣沉沉,他說他現在喜歡上了養花,擺弄那些花花草草比編代碼有意思多了。
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創業的夢想,韓青也曾經沖動過。但是,工作的枯燥磨平了他的熱情,這個剛剛32歲的技術天才,甚至連槽也懶得跳。懶得跳槽、懶得拼命、懶得辭職、懶得結婚……IT公司白領中那種深深的職業倦怠感和枯竭感讓我們感到震驚。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這一切?壓力?需求?
IT業是一個特征鮮明的行業,其突出特點是知識密集、人才聚集、高智商者互相撞擊。在這種環境里工作,既需要腦力的付出,也需要體力的付出。從人的需求層次來說,IT人往往處于需求的高層次。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卻在所有需求層次上均遭到挑戰。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最高級的自我實現的需求,都對他們具有沖擊性影響。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5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和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大量材料表明,中國IT人的五個層次的需求均存在未被滿足狀態,有些人則處在極端未滿足狀態。而不同年齡段、不同工作時間段的IT從業者面臨著不同的需求,而這些需求的滿足情況卻是普遍低下。高壓的工作環境,造成了對需求的高要求,然后IT行業卻只能提供極低的需求滿足,這之間的落差就造成了IT從業者的強大心理挫折感,壓力于是更加肆虐,從而帶來焦慮、煩躁、空洞、無聊、倦怠等等負面情緒。
-
職場中人際交往的技巧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大家應該要學會一些禮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職場中人際交際的一些技巧,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了解,
-
為何投了簡歷沒反應 注意這4個原因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需要工作,因為這樣的話也是代表自己的一些生活,而且經常工作也可以添加一些樂趣之類的,
-
面試時如何加分 教你4個方法面試的時候到底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更好的給自己去添加一些分數的呢?我們都知道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競爭,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
面試時千萬別出現這5種情況在面試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嗎?在面試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大的講究的,如果是不成功的話,也會讓自己失去這樣的一個機會的,所以大家
-
職場新人犯8個錯誤毀掉前程作為一些剛剛工作的一些人員,那么在生活中的人還是應該要多注意,如果是平時不注意一些細節的,而且這樣的話肯定會讓自己失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