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善用嫉妒心 讓嫉妒變美德
嫉妒從羨慕來。羨慕是看到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優越感或有利條件,希望自己也有;嫉妒則是看到別人擁有這些東西,情緒抵觸,心生恨意,你越是“向陽石榴紅似火”,他越是“背陰李子酸透心”。日本的阿部次郎在《人格主義》中講道:“什么是嫉妒?那就是對于別人的價值伴隨著憎惡的羨慕。”歌德講得更透徹:“憎恨是積極的不快,嫉妒是消極的不快。所以嫉妒很容易轉化為憎恨,就不足為奇了。”羨慕——嫉妒——恨,正好畫出了嫉妒的生長軌跡,始于羨慕終于恨。羨慕只是嫉妒的表層,恨才是嫉妒的核心。
那么,恨什么呢?在我國古代的一些典籍中,把“嫉”和“妒”作了區分,如王逸為《離騷》“各興心而嫉妬”作注:“害賢曰嫉,害色曰妬。”。譯成現代文,“嫉”大概相當于“紅眼病”,側重點在才能和仕途;“妒”大約相當于“吃醋”,側重點是性和情愛。撮其要旨,一“賢”一“色”,男才女貌,是最易招致忌恨的。
其實,嫉妒是人的一種本能。誰沒有嫉妒過別人?只是每個人的嫉妒心之強弱不同罷了。據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微妒”可以激發人的進取心和競爭意識,似乎并非什么壞事。所謂“微妒”,猶如菜肴中起調味作用的佐料,而佐料終究不能當飯吃。如果一個人的嫉妒心過于強烈,“中夜恨火來,焚燒九回腸”,整日里痛苦著別人的幸福,幸福著別人的痛苦,長之以往,人何以堪!
常言道,距離產生美,而近距離卻產生嫉妒。《世說新語》里有“妒前無親”一語,我覺得“妒前”(痛恨站在自己前面、超過自己的人)這個詞兒特別精妙傳神。培根說過:“人可以容忍一個陌生人的發跡,但絕不能忍受一個身邊人的上升。”而人一旦暗生嫉妒,看人的眼光立馬就“獨到”了,量人的尺度也分外地“嚴格”了。他會凝神屏息地等待著你出點情況,甚而處心積慮為你設計制造一些情況。
相關文章
-
職場中人際交往的技巧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大家應該要學會一些禮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職場中人際交際的一些技巧,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了解,
-
為何投了簡歷沒反應 注意這4個原因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需要工作,因為這樣的話也是代表自己的一些生活,而且經常工作也可以添加一些樂趣之類的,
-
面試時如何加分 教你4個方法面試的時候到底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更好的給自己去添加一些分數的呢?我們都知道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競爭,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
面試時千萬別出現這5種情況在面試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嗎?在面試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大的講究的,如果是不成功的話,也會讓自己失去這樣的一個機會的,所以大家
-
職場新人犯8個錯誤毀掉前程作為一些剛剛工作的一些人員,那么在生活中的人還是應該要多注意,如果是平時不注意一些細節的,而且這樣的話肯定會讓自己失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