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前先了解清楚的幾件事
“年跳族”大多沖動、盲目,理由有對待遇不滿的,有看不到前景的,還有跟同事有矛盾或看不慣老板的。他們常把在原單位遇到的問題歸于外因,而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這樣的人即便換了新環境,也會重復過去的行為模式,很難有進步。心理專家建議跳槽需要多方面考量,不能太沖動。一個人要想真正掌握自己崗位的能力要求,一般需要3年左右。
近日,招聘網發布的一項6000多人參加的調查顯示,7.9%的職場人表示近期會跳槽,54.6%的人有跳槽打算,其中,“職業發展方向不明”與“薪水低”是導致跳槽的兩大原因。但同時,另一家求職網站的調查顯示,47.86%的人跳槽后會后悔,希望重回原來的工作單位。
畢業3年的小劉最近又在為找工作糾結。“畢業那年剛好是找工作最難的一年,我便找了家小報社先干著,過完年立馬跳到一家喜歡的雜志社,可進去才發現沒那么好。年底,我又去了一家都市報,但因新聞理念與主編不合,干了一年多,拿了年終獎,就去了一家出版社。”在新媒體發展迅猛的當下,小劉又動了去網站的念頭,“因為短期跳槽經歷太多,我被好幾家大網站淘汰了。真后悔不該總換工作,簡歷是豐富了,可含金量太低。”
如今,像小劉這樣的“年跳族”越來越多,他們專等拿了年終獎就走人。于是,貴陽一家公司被迫想出一招:年終獎等節后上班再發。北京多家公司也紛紛效仿,國貿附近一家廣告公司的人事經理無奈地告訴記者:“往年有許多員工拿了年終獎就走,今年只好推遲發。其實我們也不想這樣,但不這么做,年后就會出現人才斷檔。”西南大學心理學院應用心理學系主任楊東認為,“年跳族”大多沖動、盲目,理由有對待遇不滿的,有看不到前景的,還有跟同事有矛盾或看不慣老板的。他們常把在原單位遇到的問題歸于外因,而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這樣的人即便換了新環境,也會重復過去的行為模式,很難有進步。跳槽太多,還會讓面試官對其職業忠誠度產生懷疑。年輕人初期的經驗積累,如對工作流程的掌握、如何與人合作、怎樣與領導的思路對接,以及合理安排工作等能力非常重要。“跳槽需要多方面考量,不能太沖動。一個人要想真正掌握自己崗位的能力要求,一般需要3年左右。”
跳槽前,先想清楚并準備好下面3點:
1.評估風險,選對時機。跳槽前,要尋找“病根”,對癥下藥。如果是自身能力不足,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水平。如果是目前的平臺不合適,那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臺,并評估換工作后的風險,尋找適當的時機。
2.找工作先找自我。很多人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對自己的興趣、能力、價值觀一無所知。楊東建議這類人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我平常喜歡做什么?是否想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我是否嘗試過尋找其他可能的機遇?對于這個可能的方向,我能否克服困難堅持下去?如果你能找到答案,那你的職業定位已初具雛形。
3.充分了解上下家情況。跳槽前,先要審視自己對公司的不滿是否客觀,公司是否真沒有發展前景?對于下家,不僅要了解其薪酬、福利、發展前景,更要了解有沒有健全的人才管理和升遷機制。我們不妨在應聘時有意識地觀察這些,比如面試流程是否完善、面試官是否專業、是否采用面試工具等。
-
職場中人際交往的技巧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大家應該要學會一些禮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職場中人際交際的一些技巧,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了解,
-
為何投了簡歷沒反應 注意這4個原因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需要工作,因為這樣的話也是代表自己的一些生活,而且經常工作也可以添加一些樂趣之類的,
-
面試時如何加分 教你4個方法面試的時候到底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更好的給自己去添加一些分數的呢?我們都知道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競爭,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
面試時千萬別出現這5種情況在面試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嗎?在面試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大的講究的,如果是不成功的話,也會讓自己失去這樣的一個機會的,所以大家
-
職場新人犯8個錯誤毀掉前程作為一些剛剛工作的一些人員,那么在生活中的人還是應該要多注意,如果是平時不注意一些細節的,而且這樣的話肯定會讓自己失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