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職場中的旁觀者現象
這是一個冷漠的社會。在出現一些緊急事情的時候,再也不會出現《水滸》里路見不平一聲吼的場景。更多的人變成了旁觀者,只會在旁邊看看笑話。旁觀者現象已經變成了一種社會心理學現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試想以下場景:一次嚴肅的開會,領導板著一張臉,對有成績的下屬作了簡單的表揚,然后對工作中出現了錯誤的下屬進行了非常嚴厲的批評。這個時候被批評者臉已經紅到了脖根,頭快要埋到桌子里了。他很希望能有一位好心的同事能夠幫自己說句好話,能讓自己有個喘息的機會。但是盡管在場的同事很多,大家卻都保持沉默。你也感到氣氛很緊張了,要是再沒有人說句話,這位可憐的同事就可能沒機會繼續做你的同事了。這個時候,你會選擇繼續沉默還是勇敢地站出來呢?
有一種選擇是為同事辯解,陳述他平時做得很好的方面。這種情況下說明要么你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熱心的人,見不得別人受委屈;要么你和這位同事平時就是好朋友,看到朋友如此窘迫,不為他爭取一下實在說不過去。
另一種選擇就是堅持“沉默是金”,少說話,免得領導遷怒于自己,惹禍上身。職場中,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不太熟悉的人們之間,同時這種行為也會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對于后一種情況,有的人會想:為什么別人都沒有任何行動呢?我跟著他們這樣做會不會對我更有利呢?即使是錯的,也還有“法不責眾”作為理由。當周圍的人很多時,我們通常會情不自禁地與他人進行比較,同時做出更多的利己行為。
對于旁觀者現象,有一種解釋是從眾,當大多數人都不采取行為,而自己也很矛盾要不要站出來時,只要沒有人站出來,自己也就不會挺身而出了。這是因為自己也不知道該怎么做。在情況很模糊時,任何一點具有“指示”意味的行為都會被當成做決定的理由,然后就心安理得地跟著大眾走了。這其實是人類趨利避害的一種本能反應。
還有一種解釋是責任擴散。在緊急情況下,當有他人在場時,自己不去幫助同事的社會代價會減少。見死不救產生的罪惡感、羞恥感、責任會擴散到他人身上,自己的責任會相對減少。此時就更有理由選擇回避這種讓自己會感到焦慮的情況了。
職場中選擇向前或者退后,都有自己的理由,也無可厚非。人們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決定行為的,為了不一樣的目的,固然會有不一樣的選擇。唯獨需要注意的是,選出來的答案,一定要是自己真正想要實現的目標,哪怕是做一個職場的旁觀者,否則你還會陷入新一輪的焦慮。
-
職場中人際交往的技巧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大家應該要學會一些禮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職場中人際交際的一些技巧,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了解,
-
為何投了簡歷沒反應 注意這4個原因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需要工作,因為這樣的話也是代表自己的一些生活,而且經常工作也可以添加一些樂趣之類的,
-
面試時如何加分 教你4個方法面試的時候到底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更好的給自己去添加一些分數的呢?我們都知道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競爭,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
面試時千萬別出現這5種情況在面試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嗎?在面試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大的講究的,如果是不成功的話,也會讓自己失去這樣的一個機會的,所以大家
-
職場新人犯8個錯誤毀掉前程作為一些剛剛工作的一些人員,那么在生活中的人還是應該要多注意,如果是平時不注意一些細節的,而且這樣的話肯定會讓自己失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