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人力資源 成就企業夢想
管理者在一個企業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既要指明企業發展的大方向,又要給下面的員工以明確的指導和幫助。今天我就從四個方面談談,如何做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1、找準自己的定位,界定好自己的職責。
管理者應該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我們可以引經據典或者憑我們的直覺,說得天花亂墜,唾沫四濺。但管理者首先應該是榜樣。管理者自身的行為,不僅影響著自身的工作效率,而且對下屬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無形中教會了員工用怎樣的方式和態度來對待工作。我們總是抱怨屬下是如何的頑劣,如何的缺乏創新意識……
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問過自己:員工為什么會這樣?問題的根源出在那里?“強將手下無弱兵”,獅子帶領的羊能夠打敗羊率領的狼,為什么?關鍵就在于,我們當領導的。不合格的管理人員,會在有意無意間堵住了員工的嘴,束縛了員工的手,禁錮了員工們的思想,讓員工言非所想,做非我愿。一位老總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公司的員工都是好員工,沒有員工們的任勞任怨,就不可能有公司的今天。
在管理學的論述中,也這樣講到:“只有不稱職的領導,沒有不稱職的員工。”中層管理者人員,對下,代表公司,對上,代表員工,當公司出現溝通代溝、信任危機的端倪時,中層管理人員是否應該反思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做到位了,是不是扮演好我們應該扮演的角色——榜樣。語言的蒼白無力決定了身教總是勝于言傳的。鑒于中層管理人員地位的特殊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其次,中層管理人員應該是員工意見的收集者和制度的完善者。我總認為,制度的建立應該是一個“從下到上,再從上到下”的過程,是一個“從群眾中來再到群眾中去”的循環,只有開始,沒有結束。員工是制度的制定者,實踐者和檢驗者。中層管理人員則應該是員工反饋意見的收集者和完善者。
當一項制度推出后石沉大海了,中層管理人員對該制度的可行性不聞不問,不置可否,那么,他就應該是不稱職的,屬于在其位不謀其政,這樣就會出現制度和操作兩張皮的現象。上下相互抱怨,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而問題的出現,中層管理人員責無旁貸。
2、把握好管理的原則,補充足管理的營養
很多企業管理人員都會說:別告訴我過程,我只要結果。這說明,企業經營者來說,最看重的是結果,結果比過程更重要。管理者,要關注細節,要管好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得出好結果。但關注過程的前提是:關注結果。我們打井,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這兒有沒有水源,其次才是怎樣打的問題。很多的管理者說,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似乎只要有苦勞就應該得到多的報酬;如果你問一個管理者,他做出了什么成績來,他通常告訴你的不是他的業績提高了多少,而是他多么地不分晝夜,多么地廢寢忘食。馬不停蹄是好的,可如果你在狂奔的時候南轅北轍了,還是好的嗎?
所以,中層管理人員時時刻刻應當掛在心頭的問題是:我的業績呢?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我們是不是可以說,業績是根本,其他均為次。企業需要的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將軍,不是“管家婆”。雖然,一個團隊元帥只有一個,但是,我們每一個管理者卻可以像元帥一樣思考,像士兵一樣做事。實踐是最嚴厲的老師和最苛刻的裁判,能夠走上管理崗位的人,肯定都是經歷過驚濤駭浪的,是實踐篩選出的弄潮兒。
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積極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的。大家都知道,“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我們也清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更相信“大道無術”。但是,理論是來自于實踐并用于指導實踐的,是前人們實踐經驗的結晶。限于每個公司的實際情況不同,它不會直接教給你怎樣做,但是它會間接教會你如何想。我想,這就夠了。
好文推薦:
-
職場中人際交往的技巧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大家應該要學會一些禮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職場中人際交際的一些技巧,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了解,
-
為何投了簡歷沒反應 注意這4個原因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需要工作,因為這樣的話也是代表自己的一些生活,而且經常工作也可以添加一些樂趣之類的,
-
面試時如何加分 教你4個方法面試的時候到底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更好的給自己去添加一些分數的呢?我們都知道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競爭,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
面試時千萬別出現這5種情況在面試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嗎?在面試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大的講究的,如果是不成功的話,也會讓自己失去這樣的一個機會的,所以大家
-
職場新人犯8個錯誤毀掉前程作為一些剛剛工作的一些人員,那么在生活中的人還是應該要多注意,如果是平時不注意一些細節的,而且這樣的話肯定會讓自己失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