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恐慌癥” 引發非正常跳槽
春節后,許多員工都辭職了,有的甚至是“裸辭”,而許多企業也都紛紛投入到招聘之中。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們選擇了”跳槽“呢?下面,尋醫問藥網的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么節后跳槽率這么高?
“又要上班了!”許多上班族在慨嘆假期苦短的同時,不知不覺患上了“節后恐慌癥”。更讓這些白領焦慮的是首周的“7連班”,整整一周的連續工作無疑讓產生的“恐懼情緒”被無形放大,很多職場人因此心緒煩躁、惴惴不安。智聯專家解讀,除了假期因素外,工作與生活的失衡、人們對工作壓力的焦慮成為其主要原因。
“節后恐慌癥”,工作惹了誰
“假期一眨眼就沒了,真是無比惆悵啊!”近日,不少網友吐槽,感慨假期如白駒過隙。于此同時,“節后恐慌癥”也在首個工作周“7連班”蔓延開來,具體表現為:工作無神、無限惆悵、各種抱怨、不想上班。而“不想上班”幾乎成為所有白領的心聲,據統計,僅2月14號(春節假期最后一天)當天,新浪微博上關于“不想上班”的內容就多達三千多萬條。
據有關春節期間一項有5000人參與的調查,問及“長假過后,你是否會對上班感到恐懼”,有48.1%的人表示肯定。由此可見,節后上班已經成為人們感到焦慮、恐懼,卻又不能逃避的心病。
根據調查反饋,導致“節后恐懼癥”的成因諸多:有在外工作舍不得父母和家的;有春節假期安排得太滿,走親戚、會朋友像趕場似的疲于奔命;有些人更抱著“難得一個假期,必須玩得盡興”的心態,長途旅行、泡吧、通宵唱卡拉OK,變著花樣把白加黑的時間充分消耗掉;也有另一些人7天里全賴在了床上,平時工作太累,趁著假期把沒睡的覺都補回來……
專家分析,當下年輕白領屬于“節后恐懼癥”的重災區,并且呈逐年上升的態勢,他們對上班有說不清楚的恐懼,甚至成為心理障礙。而造成“節后恐懼癥”除了戀家、戀假、過節方式不當等諸多因素外,工作壓力山大也是重要原因。雖然很多專業的心理醫生借助媒體給出各種解決方案,但都是從求職者角度出發,而忽視了工作本身。調查顯示,中國平均每個職場人每天睡覺7.33小時,工作8.66小時,上下班0.96小時,而其他活動時間僅為7.05小時。一天24小時,工作時間占比最高。而在空間上的侵占更為明顯,65.8%的職場人回家后還在繼續工作。同時,來自大城市的高房價、高物價等更加劇了這種工作和生活的失衡……
由工作壓力引發的恐慌癥,將直接導致節后“跳槽熱”更加趨于活躍。智聯調查顯示,職場人在未來3年職業規劃上,最搶眼的不是“成為領導者或管理者”而是“獲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雖然每年春節后都有一輪離職潮,原因多種多樣,但因此導致“非正常”跳槽的數字呈逐年上升趨勢,這不僅考驗求職者,對企業亦是一種挑戰。
-
職場中人際交往的技巧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大家應該要學會一些禮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職場中人際交際的一些技巧,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了解,
-
為何投了簡歷沒反應 注意這4個原因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需要工作,因為這樣的話也是代表自己的一些生活,而且經常工作也可以添加一些樂趣之類的,
-
面試時如何加分 教你4個方法面試的時候到底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更好的給自己去添加一些分數的呢?我們都知道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競爭,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
面試時千萬別出現這5種情況在面試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嗎?在面試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大的講究的,如果是不成功的話,也會讓自己失去這樣的一個機會的,所以大家
-
職場新人犯8個錯誤毀掉前程作為一些剛剛工作的一些人員,那么在生活中的人還是應該要多注意,如果是平時不注意一些細節的,而且這樣的話肯定會讓自己失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