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師心理問題的源頭或根治
教書育人是老師的職責,也是老師的義務。每個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可以獨立,可以有個好的前程,但是面對哪些既調皮又不愛學習的學生,特教老師又該如何應對呢?
特教老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他們面對的是一群有溝通障礙、心理脆弱、情緒不穩定的特殊孩子,不僅要從事著特殊教育的教學工作,還要肩負起傳授他們生活經驗和技能的重任,更要懂得如何用專業的知識為孩子做各種康復訓練。在這個節奏快、高競爭的社會里,特教老師除了要面對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以外,還要面對特殊兒童的特殊性給他們造成的各種負面影響,在這種高壓的環境下,特教老師的心理往往飽受著各種折磨。
鄭州康達能力訓練中心的主任張桂娥教授在接受央視網采訪的時候就曾經說到:“特教老師這個職業需要經受多方面的考驗,經常性會處于一種壓抑狀態,要學會自己從多方面調節自己的情緒,只有你用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去引導那些孩子,他們才會用一種積極的心態接受你。”
特教老師出現心理問題誰之過
1、工作對象的特殊性。特教老師面對的對象是一群有著身心健康問題的兒童,對于從事自閉癥教育的特教老師而言,他們每天要重復上百遍去教會自閉癥孩子一個詞語、一個發音,有的時候要面對不同的突發狀況,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受到孩子的攻擊。這些問題都使特教老師處于一種壓抑狀態。
2、家長的不理解不支持。特教老師與家長產生矛盾的根源,就在于對孩子的期望值不同步,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在語言能力、智力、思維能力和行為特點上與普通孩子是有很多不同的。一些家長由于不理解孩子的學習能力特點,對孩子期望值過高,把孩子接受能力慢、發育遲緩等問題都歸結到老師身上,認為老師無能,給特教老師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3、社會群體的不認同。人們對特教這個職業存在疑慮的態度和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特教老師的心理,由于特教老師職業的特殊性,在工作中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缺乏職業自豪感、認同感和幸福感,再加上社會的不認可,特教老師在工作中會漸漸迷失自己的方向,找不到自己從事這個工作的意義。
特教老師心理調節的有效策略
1、理性面對家長。面對家長帶來的壓力,特教老師心里要冷靜、理性的對待,首先要理解家長的的心情,其次多想一下家長的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要求是不當的,要有識別能力和正確的判斷力,用一顆冷靜、關愛的心去面對家長的諸多問題,特教老師的壓力自然會有所降低。
2、廣泛的興趣愛好。興趣指人們對學習、研究、文學藝術、知識的喜愛和追求。特教老師們不妨在休息日或假期,走出家門,去參與各種活動,愛舞蹈的去跳一跳,愛唱歌的去唱一唱,想熱鬧的就聚聚會……還要注意多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興趣,因為一個人所參與的活動越多,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3、專注工作提高自信。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工作和學習,通過工作和學習中的一次次成功來滿足對現實生活挑戰的欲望,這也是我們調節心理的又一方法。關于這一點,我國著名心理學家劉紹禹教授曾指出:“精神健康的人,感覺生活有意義。做事有一定目標,對于他的工作懷有一番熱忱,他的頭腦是清晰的,毅力是堅強的,循著計劃去做,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4、定期去做心理咨詢。現在很多特教老師在關注兒童的心理健康的同時,往往不敢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總覺得看心理醫生是一件丟人的事情,面對問題是也無法調節好自己的內心,面對這樣的情況,特教老師不妨主動敞開自己的心扉,盡情釋放自己心理上的種種不適,大大方方做回“學生”又有何不可呢?
結語:一位哲人這樣說過:“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只有帶著愉悅的情緒投身到特教工作中,自覺地用一個良好的心境面對一天的工作,才能為特殊孩子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
職場中人際交往的技巧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大家應該要學會一些禮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職場中人際交際的一些技巧,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了解,
-
為何投了簡歷沒反應 注意這4個原因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需要工作,因為這樣的話也是代表自己的一些生活,而且經常工作也可以添加一些樂趣之類的,
-
面試時如何加分 教你4個方法面試的時候到底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更好的給自己去添加一些分數的呢?我們都知道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競爭,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
面試時千萬別出現這5種情況在面試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嗎?在面試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大的講究的,如果是不成功的話,也會讓自己失去這樣的一個機會的,所以大家
-
職場新人犯8個錯誤毀掉前程作為一些剛剛工作的一些人員,那么在生活中的人還是應該要多注意,如果是平時不注意一些細節的,而且這樣的話肯定會讓自己失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