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心病”父母是罪魁禍首
本報10月13日訊(記者王法艷)18歲的小李高考落榜后總懷疑自己得了傳染病,到青島市心理咨詢中心檢查,才發現患上了嚴重的強迫癥,而醫生診斷得出的發病誘因竟是父親粗暴的教育方式。記者今天從青島市心理咨詢中心了解到,該中心每月接診的百余名患心理疾病的學生中,90%是由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引起的,其中父親粗暴和母親嘮叨成為主要致病源。
今天上午,記者在青島市心理咨詢中心遇到了前來就診的小李。小李今年高考落榜后開始怕貓怕狗,總懷疑自己會得傳染病,懷疑門窗沒有關緊,并且病情越來越嚴重,最后不得不在父母的陪同下來看心理醫生。據小李介紹,父親經常為她制訂目標,如果達不到就是一頓打罵,結果自己平時學習不錯,每到大考成績就一落千丈。今年高考失利后,小李就出現了上述癥狀。
無獨有偶,今年讀初二的男孩小濤也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咨詢中心看病。據了解,小濤的母親特別愛嘮叨,因為受不了母親從早到晚的嘮叨,從今年暑假開始,小濤就整日沉迷于網吧,不愿意回家,開學一個多月來還經常逃學,并愛與人打架。百般無奈,母親只好帶他來咨詢心理醫生。醫生診斷,小濤患上了焦慮癥,而母親的嘮叨是兒子發病的原因。
青島市心理咨詢中心臨床心理科的李玉煥主任告訴記者,像小李和小濤這樣因父母教育方式不當而產生心理問題的學生如今越來越多。該中心每月接診的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中90%的心理疾病“禍根”都在父母。其中,因父親粗暴和母親嘮叨而發病的占近六成。李主任還表示,除了父親粗暴和母親嘮叨外,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父母與孩子長期分離等,也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孩子自我封閉、心理脆弱等。
相關文章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