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讓孩子擺脫自閉
孫子剛出生時,是個肉嘟嘟的小胖子,真招人喜歡,滿月時,就5公斤了。過了百日,他媽媽急著上班,沒把心全放在孩子身上,結果孫子得了肺炎,住院治療一周多,總算好了。出院后,我一看,孫子瘦了一大圈兒,原來胖乎乎的小臉變得尖瘦,臉色也白了,可把我和他爺爺心疼死了。從此,我們再也顧不得自己身體不佳,硬是把孫子留在家里,我和老頭子照看。
聽說“肺炎”這個病很容易復發,特別怕哭損壞肺,我們就輪班哄著他,起初還能躺在床上,后來就要抱著,有時睡覺還要抱著睡,放下就哭。后來他媽媽的奶少了,需要添加奶粉和食品,可是他什么都不肯吃,急得全家人都圍著他轉。我和他爺爺就這樣呵護著孫子長到三歲,孫子不僅瘦得可憐,性格還極特別,很不喜歡見生人,見人就哭,和自己家人也很少說話。有時領他出外找小朋友玩,他總是藏在大人身后躲著人家。這時我們覺得孩子很不正常,便去看心理醫生,醫生了解后說,孫子患的是“自閉癥”,說趁早糾正還好治,不然以后會發展成嚴重的心理障礙或精神問題。讓我們不要把孩子封閉在家里了,趕快送幼兒園。可連送幾天,都因他哭鬧得老師也沒辦法,讓我們再把他接回家。
正在我們走投無路時,他姑姑要出國,把4歲的女兒也送來了,這可真是愁上添愁。爺爺倒想得開,說農村買小豬絕不買一只,都是買一對,搶食兒好喂!
開始孫子和外孫女合不來,外孫女一直在幼兒園,性格開朗;孫子不理人家,還很嫉妒,玩具、食品都不許小姐姐動。幸虧外孫女好像很懂事,處處都讓著他。后來我們觀察發現孩子有孩子的辦法,面對孤僻不合群的小弟弟,小姐姐可以在一旁做一些有趣的游戲吸引他,讓他不知不覺地也來參與,時間長了,兩個人就合得來了。兩個孩子搶著吃東西,吃得也多了。后來,我們干脆讓外孫女帶孫子到外面找鄰居小朋友玩。慢慢地他們有了新朋友,這時我們就把他們兩人送進幼兒園。
兩年過去了,現在5歲的孫子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不僅體格非常健康,而且愛說愛笑,成了幼兒園大班的活躍分子,經常領一幫小朋友來家玩,他的玩具誰玩都行,不僅不再孤僻自閉,現在我們倒愁他太“瘋”了。一次孫子告訴我,他現在若離開好朋友,簡直受不了。
通過孫子的成長,我真正體會到環境對孩子的重要。以前聽人說,“隔輩人分外親,但卻養育不好第三代”,我還有些不服氣。經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我服氣了。孩子一是不能嬌慣,二是需要自己的朋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代替不了。對獨生子女來說,托兒所、幼兒園的群體生活,對他們是多么重要。
一位兒童心理學家曾指出,應讓孩子到孩子中間去適應、去學習、去闖蕩。因為在那里,沒有誰會嬌慣他,如果他生氣,也不會有人來哄他,沒有伙伴的孤獨是痛苦的,所以漸漸地他就和大家都打成一片了;當他的自私、嫉妒表現遭到伙伴們的指責或冷落之后,他會漸漸地作出熱情、開朗、大方的回應;孩子需要走進他們自己的社會,并嘗到與人交往的酸甜苦辣。離開集體,這一切都不可想象。而這一切,對他們未來進入社會,與人相處、交往,乃至事業的成功,都非常重要。孩子間的交往就是學習,是最實際的學習。同時,孩子通過熱愛群體活動,心情也會越來越歡愉,性格越來越活潑開朗,甚至會掃除小時候疾病和溺愛帶來的陰影。孫子的“自閉癥”就是這樣治好的。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