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經歷影響性格
幼年播下的種子,決定青年時長成什么樣的芽,成年收獲什么樣的果。孩子的自我評價意識會在學前初期(3—4歲)迅速發展。
他們關注外部世界和他人行為。也許老師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或一種語氣,都可能形成孩子性格上無法逾越的鴻溝。
而幼兒園通過各種規矩讓孩子養成遵守社會規范的習慣,這對孩子將來的成長有利。但卻要人性化,否則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和活力。嚴重的可能會讓孩子長大后形成強迫意識。因為老師通常只告訴孩子什么時候必須做什么,卻很少說明要這么做的原因。
其次,懲罰過度會造就兩種極端性格,由破壞規矩而受到的懲罰也得有“度”。幼年體罰會給孩子造成兩種影響:一是孩子的叛逆心理越來越強,對老師的管教“死扛死頂”,使矛盾不斷激化。二是形成自卑情結。如果孩子本身比較柔弱,老師的批評會讓他覺得自己不是好孩子,“破罐子破摔”下去。這樣的孩子上學后,往往會成為“問題學生”。老師應該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別動不動就用‘武力’。
最后,在幼年得不到重視會讓孩子逃避責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蓋茲和匹斯蘭德兩位心理學家通過試驗證明,孩子最恐懼的就是“不被重視”。最初,他可能會做些極端的事,想要引起周圍人的注意,如果徒勞無功,他就會選擇逃避社會和責任。
盡管如此,不能光看到幼兒園存在的問題,畢竟這是孩子與同齡人交往的第一個驛站,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心、消除他們的孤獨感。當然,前提是幼兒園為孩子的心靈提供一個‘安全地帶’。”。
相關文章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