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健康標準五點 您的孩子符合嗎?
兒童期是一個人性格、個性、思想行為方式、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心理健康的兒童往往身心發育的更加良好,也更能適應周圍的環境。下面是五條兒童心理健康標準,家有寶貝的父母不妨比照看看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嗎?
1、情緒積極穩定
保持持續的快樂與積極的心境,是第一個兒童心理健康標準。這樣的情緒有助于提高活動的效率,多會受到父母和鄰居的表揚與稱贊,而積極的情緒又得以強化,使孩子進入良性循環。
兒童也有喜、怒、哀、樂,健康的孩子也會出現短時的消極情緒,但消極情緒表現得太過分,太頻繁,如焦慮、恐懼、強迫、抑郁等情緒反復出現,就難以稱得上是心理健康了。
2、智力正常
將智力納入兒童心理健康標準,這主要是由于孩子的智商與適應社會的能力有關。
智力正常的孩子具有獨立的、獨創的、機敏的、充滿活力的人格特征,能夠快速適應周圍環境。而智力低下的兒童社會適應能力差,常常不能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與學習,心理壓力大,容易出現各種兒童心理問題,需要特殊的教育和護理。
3、性格與自我意識良好
兒童心理健康標準的第三個方面,是考察孩子的性格和自我意識。性格是人的個性中最本質的表現,而自我意識在性格的形成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心理健康的兒童性格相對穩定,開朗、熱情、大方、勇敢。在自我意識上,開始正確認識與評價自己,自尊感在發展,尋求獨立性,對自己充滿了信心。而心理不健康的兒童性格發展不良,表現出膽怯、冷漠、孤僻、自卑,缺乏自尊心。
4、與人交往能力
兒童心理健康標準還體現在與孩子社交范圍相稱的人際交往和諧。兒童的人際關系主要是指他們與父母、教師以及同伴之間的關系,從這些人際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態。
心理健康的孩子樂于與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與共享,理解與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別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不能與人合作,對人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縮現象不能置身于集體,與人格格不入。
5、意志健全與行為協調
兒童心理健康標準的最后一個方面,是考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個人意志和行為的健全和協調。
心理健康的兒童3歲前就有意志的萌芽表現,能初步借助言語來支配自己的行動,出現獨立行動的愿望。3歲后,意志品質中的自覺性、堅持性和自制力得以發展,但總的說來,發展有限。
然而意志不健全的孩子挫折容忍力差、怕困難,做事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力;在行為表現上前后矛盾,思維混亂,行為反應變化無常,為一點小事可以大發脾氣,或是對強烈的刺激反應淡漠。
以上是五個由權威心理專家擬定的兒童心理健康標準,如果您家有寶貝,不妨用來比照一下孩子近來的行為表現,看看孩子是否心理健康。如果孩子出現了一些負面情緒,卻找不到引起的原因,不妨免費自詢我們的在線心理專家尋找對策。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