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矮小兒童有心理問題
在沙盤里做動物造型,通過繪畫展現內心的向往……一項針對身材矮小兒童開展的心理培訓課上,心理醫生發現八成矮小兒童有心理問題。專家認為,家長在尋找幫助小孩長高的辦法時,卻常常忽略了矮小兒童們的心理發育。據心理專家稱,大多數矮小兒童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則容易導致自閉、抑郁、社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差等較為嚴重的心理疾病。
矮小兒童選擇攻擊型動物
“我們最近為30名矮小兒童做過一次團體心理輔導,發現多數孩子的性格內向、自卑、語言表達能力差等特點。”日前,心理咨詢師王穎披露,也有少數兒童會表現出一定的外向性格,但更多地表現為一種程度較高的焦慮,這也是自我弱小感的情緒表達。
“在輔導過程中,我們采用了沙盤游戲和繪畫游戲的方法,這兩種非言語的方法能夠讓孩子自由地表達無意識層面上的真實狀態和感受。而一個6歲的小男孩則選擇的全是富有攻擊型的動物或是特別大型的物件。這個小男孩恰恰是30個小孩中身材最為矮小的。王穎稱這恰恰表現出男孩心中極為弱小的心理狀態,弱小與缺乏安全感緊密相關,既表達了對外在世界潛在威脅的感受,同時也表達了渴望強大的愿望。
因為身材矮小的原因,孩子在心理與身體發育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失衡的發展。他們大多數缺乏自信,顯得極為敏感。而隨著年齡的增大,當他們開始逐漸同社會接觸,可能會被同齡人嘲笑,會因為外人在意的眼光使得他們變得怕與外界交往,從而形成孤立、自卑、內向的性格,注意力無法集中、社交能力明顯落后于正常兒童,語言表達能力較差。
父母關愛好比“催長劑”
“孩子矮小易引起心理上的疾病,但精神上長期的壓抑或愛撫的缺乏,同樣也可能使孩子生長發育產生障礙。”王穎說,在缺乏關愛的環境中生長的孩子,易出現生長發育緩慢的現象,這是由于缺乏父母和親人的關愛可能會導致內分泌、神經等功能紊亂,致使生長激素、甲狀腺等分泌減少,從而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所以,良好的生長環境是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而父母的關愛則是最好的“催長劑”。在發現孩子矮小后,除關注疾病排查、營養搭配等因素外,父母更需要的是與孩子進行交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情緒與情感,鼓勵并接納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情感,可通過心理輔導、充分的關愛等讓矮小癥逐步得到好轉。
兒童矮小癥應及早治療
引起兒童矮小的原因有很多,除家族遺傳、心理等原因外,大多是因內分泌疾病所引起的。其中最為常見的為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障礙,生長激素是人出生以后促進骨骼和器官生長的最主要激素,它的不足會直接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而由于營養過剩引起性早熟所導致身材矮小的兒童也越來越多。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的錢幼瓊教授提醒,一旦家長發現孩子相比同齡人個頭小,生長發育緩慢,都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專家說,家長在平時應注意飲食搭配及適量的運動。飲食方面多食用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蛋類、魚類、豆制品類和乳制品類;另外,多吃含鈣食物也有助于長高。適量的運動不僅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還能增進孩子的食欲,對孩子增高有幫助。其中慢跑、跳繩、跳舞、打籃球、打排球、游泳等均是有益運動。本報記者金雯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